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提拔干部將360°考察,小心這些事項把你卡住!》,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提拔干部將360°考察,小心這些事項把你卡住!》。
有沒有拖欠物業費,鄰里關系如何?是否參加過黨員進社區活動?夫妻感情是不是和睦,是否孝順?朋友圈都關注什么?
最近在看什么書,最打動你的是什么?站在歷史的角度,你怎么評價全面從嚴治黨?你學了這么多年歷史,最受益的一點是什么?你祖籍是肇東,知道肇東的來歷嗎……
在日前一次沈陽紀委機關公開選調11名工作人員的過程中,市紀委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各部門負責人組成12個面談小組,分別對49名被推薦人進行面談。
面談組用嘮家常的方式,對被推薦人選形成初步判斷和識別。
去年底以來,沈陽市紀委在選調提拔干部時,堅持需求導向,用什么樣的人就考核什么,在傳統的考試、單位考察外,增加了面談、家訪、社區訪、暗訪等內容,將干部考察范圍從八小時以內擴展到八小時以外,選調、提拔近40名干部,牢牢把住了紀委機關進人的入口關。
01
讓干部從“材料里”還原到生活中
面談關設在考試之前。“面談和面試不一樣。
考慮到公平,面試時,題目、時間基本固定,對了解考察人員來說,有很大局限性。 ”市紀委組織部副部長張瑞鵬說,“面談則由幾位閱歷、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和被考察者深度交流,其文化底蘊、人生觀、世界觀等,基本都能看出來。” 前文提到的沈陽紀委機關公開選調11名工作人員,被推薦的49人里,有16名在面談環節被認為不合適,這16人在考試環節無一人進入前20名。 家訪、社區訪、暗訪是市紀委在考察過程中特別增設的環節,讓被考察者從一個“材料里的人”“概念化的人”,變為立體化的、形象化的人,從一個八小時以內的工作化的人,變為一個八小時以外生活化、社會化的人。 家訪主要是了解家教家風,和個人事項報告對比參照;社區訪主要是了解在社區里的表現,鄰里關系如何,有無拖欠物業費,是否參加黨員進社區等活動;暗訪則是通過考察組人員的人脈、社會資源,考察被推薦人的為人處世。 這樣就把被考察者八小時以外的情況,做了全方位“掃描”。 “我們這組考察了兩名人員,原來順序是一位同志排后面,我現在傾向于把他名次提前。”帶隊考察的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陳晨介紹,“這個同志在單位考察中反映非常好。家訪前,他手繪一張怎么去他家的地圖給我們,非常細致;他家條件一般,和母親住在一起,人非常孝順,全家人都很樸實,婆媳關系特別融洽,家教家風很好;性格上比較直率,靈活性差,但可塑性較強,適合基地管理工作。” 對于審核關,紀委參照選拔處級領導干部的要求,開展“四核查”。 一是調檔;二是核查個人有關重大事項報告;三是由所在單位出具廉政征詢意見;四是深入了解信訪舉報情況。
如有問題,一票否決。 02
對干部的優缺點,得用具體事例說明
“這個同志吃苦耐勞、善做表率。冬天零下20多度,爬到幾十米高的煙囪頂出煙口取樣,而不是讓其他人爬;敢于擔當,善化矛盾、富有愛心。在取締無牌照燒烤攤時,碰到一戶刑滿釋放人員,他通過局里支持,自籌資金2000多元為其購置了一臺環保燒烤爐;樂于助人,在抽調參加征地拆遷工作時,樂于為居民跑腿辦事,被其岳父相中,成就姻緣;缺點是比較內向,不善交流,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比較適合信息管理崗位。”考察組負責人、沈陽市紀委辦公廳副主任劉浩講述的一個個小故事,一針見血地指出被考察者的優缺點。 “對干部的描述,不能簡單一句話定性,得用事例、故事說明,好壞優劣,要讓評委們看得出來。”市紀委副書記孫建軍要求,“考察者要善于給人畫像。” “談成績一大堆,談缺點問題都不愛說。有時在原單位不受歡迎的干部,在考察中往往容易得高票高分,因為大家都想趕緊把他送走。通過與推薦人深入談話、暗訪、家訪、社區訪4種新辦法,就能把隱性的東西挖出來。”第四考察組帶隊的市紀委信訪室副主任王秀玲說。 “能到社區考察,這樣黨員干部進社區活動就有意義了。”于洪區陵西街道桃源社區黨委書記王春鳳說,“看看干部八小時以外到底怎么樣,防止‘兩面人’提拔重用。有的干部在單位有口皆碑,在社區卻飛揚跋扈。現在通過社區訪,就防止了片面性。” 在選拔干部時,要嚴格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行、家教家風,那么,黨政機關如果已經出現了“兩面人”,會有怎樣的黨紀等著ta呢? 《提拔干部將360°考察,小心這些事項把你卡住!.docx》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薦度:點擊下載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