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領導干部的齊家之道》,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領導干部的齊家之道》。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個人修養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就是要修身正己,其次要清正家風,方能治理國家。總結古今齊家經驗,結合當前黨員領導干部所面對的社會環境,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依規治家。古今中外,凡是家庭和睦、人才輩出的家庭大都有一套家規家訓。歷史上中國古代家規家訓數不勝數,其中尤其以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的裴氏家族最具代表性。裴家歷經千年滄桑變化,人才始終鼎盛不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經裴家歷代祖先編修而成的兩部家規——《河東裴氏家訓》及《河東裴氏家戒》。在《家訓》中,每一條都做進一步簡要說明。比如,《家戒》有“十毋”,即:“毋忤尊親,毋辱祖先,毋重男輕女,毋事賭博,毋為盜竊,毋貪色淫,毋吸煙毒,毋酗酒好斗,毋忘本崇洋,毋入幫派。”《家訓》和《家戒》一正一反,相輔相成,是裴家家風家教的制度保障,對于裴氏家族樹立正確觀念、保持良好道德操守和行為規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基本規矩與我們黨的黨章和黨規有異曲同工的作用。這些經過歷史淬煉、實踐檢驗的規矩包含深深的做人做事的智慧,無論運用于黨和國家,還是運用于家庭和個人,都大有裨益。
勤儉持家。關于儉與奢,中國歷史上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出自李商隱《詠史》詩;另一句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鑒·訓儉示康》。在中國古代流傳最廣的《朱子治家格言》則倡導從日常生活入手,講求正心誠意,勤儉持家。“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可以說,“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奢侈與勤儉問題不僅事關個人作風、家風,更事關國家興亡盛衰。如果不注意家庭中涵養正確的觀念,人的貪欲一起,就會無窮無盡地追求滿足,從而迷失本心。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對于“厲行勤儉節約”也有明確的規定。勤儉節約是一種高尚的作風,對于家庭成員而言,勤儉持家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對于領導干部日后的工作作風也深有影響。
…… 此處隱藏77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