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匯報,就是爭奪領導的注意力》,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匯報,就是爭奪領導的注意力》。
跟小學生聊天,他們會直接說自己同學的名字,而不是說“我的一個同學”,好像世界上所有人都認識他同學。這說明小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理所當然的認為,所有人都了解自己的世界。
孔子說:“不知人,無以為君子。”程頤說:“臨事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成年人的標志之一,是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看自己,他能體會到對方可能不認識自己說的人,而以對方能理解的詞語,比如“我的一個同學”來指代。
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攤事兒,很多人認為自己做的事別人也知道,特別是領導知道,實則未必。
一個人的所知,一般有兩個來源:一個是“所見”,即直接經驗;一個是“所聞”,即間接經驗。領導能看到自己的工作,那當然是好;如果看不到,又沒有人告訴他,那可能他真的不知道。當然告訴他的人未必是你,有可能是你的身邊人。從這一點上來講,口碑十分重要,口碑的起點就是你身邊人的親眼所見,所以千萬不要忽視身邊人。傳說乾隆皇帝給大臣出了一個問題:家人和皇帝誰重要?標準答案是:身邊人。跟皇帝在一起皇帝重要,跟家人在一起家人重要。
良好的口碑,源于良好的言行。外人好騙,身邊人難欺;領導好哄,群眾難騙。扎扎實實工作、坦坦誠誠做人是底線,也是保障線,離開了這條線,所有的技巧都是空中樓閣。
當然技巧也還是有用的。你的所作所為,別人是否會告訴領導?如何告訴?情況很復雜。歷史學者吳思寫過一篇文章《皇帝是個冤大頭》,核心意思是講皇帝身邊的人出于種種原因都不跟他說實話,皇帝一直蒙在鼓里。在權力的周邊,人會變形。有一位很高層次的領導說錯了另一個人的名字,說了好幾遍,聽的人都知道他說錯了,但沒有一個人糾正他。所以當權者對世界的認識往往是不客觀的。如果有小人在領導面前打你的小報告,三人成虎,結果更可怕。
即使沒有小人,權力周邊一切正常,領導還有一個永遠擺脫不了的約束:時間。一個人每天只有24小時,你如此,領導也如此。他聽了A君的匯報,就沒有時間聽B君的匯報,而不能了解全面情況,認知也會不全面,這是自然的結果。換你,你也一樣。
職場中人大多深諳此理,所以領導門口總是有人排隊匯報工作。匯報的本質就是爭奪領導的注意力。工作要做得好,除了個人努力,必須有外界的支持,特別是來自領導的支持。如果領導連你的工作都不了解,怎么會支持呢?有時領導很想支持你,但不知道你的工作進度情況,想支持也支持不到。所以要爭得領導更多的支持,就要讓領導更多的了解,主動匯報是一個便捷途徑。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