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忠誠是文稿工作的基本操守》,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忠誠是文稿工作的基本操守》。
“表述有沒有出處?”“原文是怎么說的?”“有沒有類似說法?”……這些是送審文稿時經(jīng)常受到的靈魂拷問。引經(jīng)據(jù)典是機關文稿寫作必用的手法,會直接影響文稿的思想性、理論性、政治性和生動性。引文得當是文稿正確的重要標準,也是文稿校審的關鍵要件。
很多文稿剛遞上去就被瞬間“秒殺”,原因之一就是引文錯誤。可能會感到委屈,認為對方還沒有認真讀到自己的思想,憑什么幾秒鐘就把自己的“大作”槍斃。道理很簡單,文稿的首要生命力是準確,而不當引用是準確的最大敵人,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敵人。如果引文出了問題,文稿的準確性就站不住腳,作為一篇機關文稿來講,再華麗的文章不過是文字的堆砌而已,已經(jīng)沒有了靈魂和價值。
我們常講,文稿能力進步的根本前提是信任,文稿工作的基本操守是忠誠。這個忠誠是泛指概念,既指忠于理想信念、忠于初心使命、忠于事業(yè)責任,也指忠于原文、忠于原著、忠于原義,而這恰恰與文稿寫作中如何引文是息息相關的。
從文體上來看,機關文稿絕大多數(shù)是議論文,但又不是普通的議論文。對后者來講,引文是支撐中心論點的論據(jù),是為作者的中心思想服務的。而對前者來講,所引用的重要講話本身就是中心思想。這一區(qū)別,決定了在普通議論文中能做的事情,反而成了機關文稿寫作的禁區(qū)。而這也是文稿寫作“踩坑”的重要原因。如,引用的重要講話常應居段首,而不是段中和斷尾。如,引用的重要講話必須完整,引文中不能出現(xiàn)省略號,更不能出現(xiàn)前言拼湊后語、流言拼湊蜚語的情況。如,引用的重要講話必須考慮語境和背景,文稿須與引文保持內(nèi)涵絕對一致,決不能張冠李戴、牽強附會。有些時候,為了讓自己的觀點站得住腳,就從重要講話中摘抄一些零言碎語拼湊在一起,這種做法是要不得的,而且會犯很大的錯誤。
總而言之,在行文時,要堅決克服一種“服務”的意識,也就是以自己的觀點為中心,去搜羅并拼裝重要講話,讓重要講話服務于自己觀點。要牢固樹立一種“服從”的意識,也就是通過學習重要講話,學準悟透后架構自己的觀點,在重要講話面前有且只有做到“闡釋”和“貫徹”。
忠誠和創(chuàng)新是辯證統(tǒng)一、相互成就的有機體。忠誠引文不是機械照搬,并不會損害文稿的創(chuàng)新性。文稿的創(chuàng)新,不管是內(nèi)容創(chuàng)新、結構創(chuàng)新還是表述創(chuàng)新,都是有限創(chuàng)新,既是以忠于原文原義為前提,創(chuàng)新的源泉也是來自原文原義。我們可以努力去領悟重要講話的豐富內(nèi)涵,以此為指導去研究新的情況、解決新的問題,這是內(nèi)容創(chuàng)新,用的是其真理價值。我們可以努力去把握重要講話的思想體系,以此為指導去架構推動工作的思路和部署,這是結構創(chuàng)新,用的是其實踐價值。這是機關文稿寫作引用重要講話時的兩種主要應用場景。
總之,在文稿寫作時,忠誠作為一種政治品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有條件的,而是無條件的,必須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這樣,寫出來的文稿才不會犯顛覆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