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基層治理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基層治理工作情況匯報》。
今年以來,我區以構建多元參與的基層治理格局為目標,以加強自主管理體系建設為基礎,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建設為重點,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探索具有**特色的基層治理模式。
一、“板凳議事”架起凝心聚眾“連心橋”。堅持“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的理念,以“遇事大家議、決策大家定、有事大家干”為原則,探索“板凳會”,給群眾講政策、談想法,讓群眾提意見、出主意。在城市,以深化“紅色物業”為抓手,結合老舊小區連片改造和城市更新等工作,采取“群眾自治+協商民主”的模式,引導小區搭建“院壩理事會”、“陽光議事園”“紅色議事亭”等平臺,推動小區治理與物業服務雙向提升、同向發力,實現小區自主管理。截止目前,共成立81個小區黨支部,105個業主委員會、10個物業管理委員會,實現了125個居民小區全覆蓋。在農村,搭建“板凳議事會”,把村(社區)議事場所從會議室搬到了農家小院、田間地頭,坐在板凳上嘮家常、提意見,變“干部說了算”為“大家商量著辦”。**村**小組定期組織戶代表圍繞集體經濟發展、環境整治、矛盾糾紛等話題建言獻策,坐一起共議鄉村發展之路,進一步凝聚了共識。
二、“全科網格”織密大事小情“保障網”。推行“一網十聯四創建”,在全區5276個網格責任區的基礎上,組織全區601名網格長、1452名網格員、5276名中心戶長、325名樓棟長構建起“網格長+網格員+中心戶長+樓棟長+十聯戶”的基層治理體系,將網格內黨的建設、社會治理、公共事務等工作納入“一個網絡”,重建“全科網格”,織密織牢基層治理的“最小單元”。按照布局合理化、功能綜合化、信息集成化要求,以各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軸”,聯動發展,推進黨群服務中心功能體系建設,形成了**區黨群服務“一個網絡”,打通服務黨群“最后一米”。截止目前,全區采取“一聯多”結對聯系方式,聯動群眾9.7萬余戶,共采集、處置群眾反饋“急難愁盼”事件3.86萬余條,辦結率達97%以上,實現了“一聯戶”串起基層服務和治理的“千根線”,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三、“群眾積分”激活鄉風文明“內動力”。積極推行“群眾積分管理”制度,結合重點工作和村規民約,合理制定20余項加分項和10余項減分項,把村民參與村莊治理的具體行動變為可量化的積分,對村民日常行為進行考核打分,提高群眾參與和支持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建立健全“周評定、月公示、年匯總”評價制度,按照“家庭申報、支委初評、村級核定、公示積分”四個步驟,對群眾積分進行考核評比,營造形成“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采取“正向激勵+反向懲處”,對積分排名位于前10%的家庭,授予“星級家庭”榮譽稱號,并根據積分值兌換愛心劵,到指定的愛心超市兌換等值物品。全年積分排名靠后的家庭,在村內進行通報批評,取消評先評優資格,適當扣除村集體經濟分紅比例,并由村黨總支書記同戶主進行談話教育,引導其端正態度、整改提高。“群眾積分制”實施以來,極大地鼓舞了群眾參與公益事業的積極性,也提升了村中重點工作推進的效率。截止目前,全區“三房”拆除順利推進、村辦公司全覆蓋成立、矛盾糾紛網格內化解率達97.75%,“小積分”破解了基層治理中的“老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