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兩新黨建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兩新黨建工作情況匯報》。
今年以來,我縣堅持“黨建是引擎、產業是基礎、服務是核心”理念,把兩新黨建作為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突出“四抓四強”,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實現強黨建與促發展深度融合,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一、突出抓組建、強基礎,著力提升兩新黨組織覆蓋力。堅持把擴大“兩個覆蓋”作為兩新黨建基礎性工程,深入開展兩新黨組織組建攻堅行動。領導聯點帶頭抓。建立縣級領導聯點兩新企業制度,堅持“一企一策”、包點聯系、上門孵化,全縣28名縣級領導聯點41家兩新企業,開展走訪服務80余人次,召開現場辦公會40余次。建立兩新工委成員單位“1+N”結對共建機制,全面摸底排查,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臨、產業相關”的原則,采取“單獨、聯合、掛靠”等組建方式,新建兩新黨組織23個,兩新黨建基礎進一步夯實。專員指導精細抓。出臺《**縣兩新黨建指導員管理辦法》,組織部門聯合4個行業黨委選派46名黨建指導員,常態化開展“學黨務、促規范、抓落實”蹲點指導,推動兩新黨建工作不斷鞏固提質。考核評比激勵抓。建立兩新黨建工作“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講評、一年一考核”機制,嚴格落實兩新黨費全額返還制度,并對工作負責、成效明顯的黨組織書記落實工作補貼,標桿黨組織支持5萬元創建工作經費,推動兩新黨組織學先進、創先進、爭先進。
二、突出抓隊伍、強素質,著力提升兩新黨組織戰斗力。堅持把黨組織書記、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兩新黨建戰略性工程,著力構建提素賦能體系。完善“頭雁隊伍”選配機制。突出政治功能,健全黨組織發揮實質作用的機制辦法,堅持把政治強、能力強、作風好的黨員高管選拔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充分發揮黨組織帶頭人作用,全縣非公企業高管擔任黨支部書記全覆蓋。完善“黨員骨干”培養機制。嚴把黨員發展入口關,推行企業人才“雙培雙推”機制,注重把優秀的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把經營管理層黨員推薦為優秀黨務工作者,把優秀黨務工作者推薦到經營管理層,切實把黨組織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今年從優秀人才中發展黨員23人,8名優秀黨務工作者被選拔進企業管理層。完善“領軍人才”培育機制。大力實施“盤瓠精英”十百千人才培育工程,即:1名“盤瓠精英”帶動10名高管人才、引領100名骨干人才、輻射1000名青年人才,構建人才縱向階梯式成長模式。推行“人才飛地+專家工作站”育才模式,加強賽場練技、崗位練兵,連續5年舉辦人才創新創業大賽,孵化催生優秀企業人才178名。
三、突出抓制度、強管理,著力提升兩新黨組織凝聚力。堅持把建章立制作為兩新黨建固本性工程,強化教育管理,推動黨建引領強化企業經營管理。建立“多元化”學習模式。全面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每月下發提示,每月入企指導,開展“講授式、案例式、互動式、體驗式”多元化講學。今年舉辦兩新黨建講堂4期,開展各類學習宣講300余次,推送兩新黨建指導叢書、企業黨建先進案例240余冊,有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建立“可視化”管理辦法。依托紅星云、微信群等智慧黨建平臺,建立黨建工作“可視化”管理辦法,實施“紅黃綠”三色預警管理機制,推動兩新黨建工作落實在日常、管理在經常。建立“高效化”協商機制。全面推行“四聯四會”制度(縣領導聯重點企業、高新區黨委書記聯企業出資人、黨委班子成員聯中層骨干、黨員聯職工群眾全覆蓋,定期召開黨企聯席會、民主懇談會、黨群議事會、工作推進會),今年縣委召開非公企業家座談會2次,征集意見建議30余條,解決困難問題180多個,把政治引領貫穿到企業經營管理各方面、全過程。
四、突出抓創新、強發展,著力提升兩新黨組織影響力。堅持把服務發展作為兩新黨建實質性工程,突出“兩個作用”發揮,推動兩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創新活動載體。深入開展黨員“一亮三諾”(亮身份、公開承諾、積極踐諾、支部評諾)行動,廣泛開展“黨員先鋒示范崗”創建,引導黨員立足崗位創先爭優。今年,縣委兩新工委表彰黨員“雙創”能手12名、優秀黨務工作者6名、先進基層黨組織4個。創新品牌打造。立足行業特色、企業特點,以黨支部強基固本、提檔升級、示范引領“三大工程”為平臺,聚焦“六好”(生產經營好、企業文化好、勞動關系好、黨組織班子好、黨員隊伍好、社會反映好)目標,深入推進兩新標桿引領計劃,先后創建兩新標桿黨組織8個。創新服務保障。創新“主題黨日+”模式,將主題黨日與職工活動、公益服務有機結合,今年高考、防汛、抗旱期間,全縣兩新黨組織累計為學生減免食宿費10萬元,為災區捐贈30萬元,組織100余名黨員投身防汛抗旱一線。深化“黨建引領、助力千企”行動,扎實開展干部聯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紓困增效專項行動,設立企業服務“幫代辦”中心,實施金融助力計劃,累計為企業發放貸款2.8億元,落實惠企政策退稅5600萬元,打造了最優營商環境,助推了**工業“二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