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農村供銷合社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農村供銷合社工作情況匯報》。
近年來,我鎮堅持黨建引領,以夯實基層組織為基礎,推動供銷合作社構建產、供、銷“一體化”服務體系,打通服務“三農”最后一公里,激活經濟發展新動力,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建好一個平臺。成立供銷服務組織。2021年8月,**鎮黨委通過“政府主導、供銷主辦、企業經營、市場運作”的方式,登記注冊“**縣**鎮供銷合作專業合作社”。鎮黨委委派1名政府工作人員任法人持股57%,**縣生資供銷惠農服務有限公司占股35%,16個村級供銷合作社(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共占股8%(分別由每個村黨支部書記代持,各占0.5%),率先走出一條供銷社(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村兩委的“三位一體”供銷社改革發展之路,實現組織體系創新。為提高市場化運行效率,鎮供銷社與**縣鑫盛供銷惠農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成立項目運營部負責日常運營和管理,并建立了按交易額返利的機制,按各村每年銷售總額的1%分紅注入到村集體經濟賬戶,具體金額由各村與鎮供銷社運營部所產生的交易額掛鉤。
二、創新兩項服務。一是線上收集供需信息。鎮供銷社通過與縣城、鄉鎮內的商超合作,積極協調貨源,滿足農戶購買日用百貨、農資產品等需求,同時還為村民提供政策咨詢、市場信息、土地托管、物流快遞等多樣化的服務。為方便收集農戶供需信息,鎮購銷社開發了微信小程序、組建了微信聯系群和開通了專線電話,農戶可以通過張貼在家門口的小程序二維碼掃碼下單,也可以在各村(社區)微信群里隨時上傳供需信息,即使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留守老人,也可以撥通專線電話告知家庭供需,還可以通過子女或鄰居幫忙下單。鎮供銷社工作人員每天晚上22:00前收集匯總村民的線上訂單,于次日13:30之前完成線下送貨和收貨工作。二是線下配送物資到戶。鎮供銷社在集鎮建設了倉儲庫房,購置了3臺物流配送車,將服務直接延伸到自然村寨,并指導推動建立了村級供銷平臺。依托3臺配送車輛和3條固定線路走村串戶,用車上的喇叭做宣傳,采取手提肩挑背扛等方式,將村民所需物資配送到戶,同時將村民需要銷售的農副產品帶回城鎮進行銷售,實現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既為節約了物流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使廣大村民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美好。
三、發揮三大作用。一是暢通產銷渠道。自2021年9月以來,鎮供銷社在九巖坪村、紅敏村、王家洲村、曾家坪漁業村、辛木灣村、雞鳴溪村、蔣家坪村、鵝公勁等8個村近10個月的試點運營中,為農戶采集生產生活物資總產值達150余萬元,提供送貨上門服務4萬余次;為各村種植大戶銷售蜜柚約3萬斤、雞鴨2000多只、土雞蛋5000余個、蔬菜8000多斤,銷售農產品總價值16余萬元。二是帶動產業發展。鎮供銷社運用“自辦平臺+他方執行”模式,在**村與石馬灣村引進高效低碳立體化養殖項目,建成生產基地 200余畝,總投資1200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月工資4500元/人,為兩個村集體經濟分別增收2萬元。在雞鳴溪村、迎垅村、紅敏村實行訂單農業,發動20戶農戶參與種植密本南瓜150余畝,由鎮供銷社運營部負責提供種苗、技術指導和上門回收產品,帶動了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三是密切黨群聯系。將供銷綜合便民服務與黨員“五個到戶”有機結合,把供銷社打造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工作人員走家串戶滿足農戶生產生活供需,并及時發現和疏導農戶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推進了黨務、政務、社務“三務融合”,提升了農民群眾對黨委政府的滿意度,增強了黨委政府的公信力。該鎮綜合民調2020年為全市一類鄉鎮37名、全縣倒數第5名,2021年提升為全市同類鄉鎮第6名、全縣第3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