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林長制落實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林長制落實情況匯報》。
為更好地推動林長履職盡責、推進林長制工作落實,今年以來,我市創新構建“林長+檢察長+公益監督員”機制,通過全面參與、依法監督、協同聯動,形成檢察監督、公益監督與行政履職同向發力的生態保護新格局,推動全市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水平不斷提升。
一、強化組織領導,機制護航落地有“聲”。先后印發《關于落實“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的意見》《關于建立“林長+公益監督員”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檢察院與林長辦建立溝通聯絡、線索移送、協作辦案、專項整治和重點督辦、督促整改等機制,在此基礎上,面向全社會公開招募公益監督員,組建“民間林長”隊伍,配合各級林長,做好森林資源保護、濕地資源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森林防災減災等工作。目前,市縣兩級已建立起“林長+檢察長”機制,組建200余人的“民間林長”隊伍。舉行“林長+檢察長”工作聯席會議,強化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解決林業生態資源領域突出問題,共同守護全市森林資源。
二、凝聚思想共識,精準打擊協作有“力”。市檢察院和林長辦依托公益訴訟檢察與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機制,保持常態化對接,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和臨時會議,及時溝通交流情況、研究解決問題,做好案件信息共享,檢察機關監督并提前介入涉林刑事案件辦理,引導偵查取證,依法精準打擊犯罪。在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中,全市有樹齡1000年以上古樹20株,這些千年古樹不同程度存在樹干中空、樹皮開裂、樹枝干枯、病蟲危害等現象,反映出保護意識淡薄、保護措施不到位、保護資金缺乏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市檢察機關和市林長制辦公室積極開展行動,根據相關線索先后向4個單位發出做好古樹名木保護的檢察建議。相關單位立即行動,對20株千年古樹建立檔案,實現了“一樹一檔”、“一樹一策”,并探索“一樹一景”“一樹一園”的保護利用模式,在全省率先建設了一批以古樹為主題的鄉村口袋公園,達到了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的雙重目的,有效推動了全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開展。
三、創新工作舉措,同向發力監督有“效”。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在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域建立“林長+檢察長”工作體系、設立生態檢察官工作站(室)等模式,推行檢察長參加同級林長會議、檢察機關參與林長巡林巡查等方式,推動林長制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同時,充分發揮公益監督員的橋梁紐帶作用,做好森林資源保護政策法規宣傳的同時,監督舉報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監督各級林長、林業部門及林長制成員單位的履職情況、工作作風、隊伍建設等,對林長制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四、加大宣傳教育,普法結合引導有“招”。充分利用檢察開放日、植樹節、森林日、濕地日、愛鳥周等重要節點,開展生態保護執法普法宣傳活動,強化生態法治引領作用,形成全社會保護林木生態資源的共識。日前,在高唐國有舊城林場開展了“林長+檢察長”專題宣傳活動,活動圍繞“建立‘林長+檢察長’機制 用‘檢察藍’守護‘生態綠’”的主題,通過懸掛標語、發放資料、現場交流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和林場職工介紹了全市“林長+檢察長+公益監督員”機制有關情況,進一步提升了社會公眾對林業工作的認識,營造了關注森林資源、保護森林資源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