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要學會提煉概括》,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要學會提煉概括》。
對于起草界人士來說,學會提煉概括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工夫,甚至極而言之,沒有之一。
說到這里,圈外的人很可能嗤之以鼻,認為這都是你們這些文字匠自說自話的雕蟲小技,沒事就弄出個“三個必須”“四個一定”“五個加強”之類的廢話套話,還把這種典型八股式的“楊梅大瘡”說得“艷若桃花”。可是,只要你問問機關中的干部,特別是“起草界”的諸公,大約沒有人不認同把工作提煉出“一二三四五”之類的說法是寫材料的不二法門。
這種把頭腦中的思路或實踐中的做法用幾個相同的詞匯或排比的句式加以概括,或者概括成一兩句合轍押韻的句子,其實古今中外都是有的。隨便舉幾個例子吧,中國自古就有“三綱五常”的說法,還有諸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以及國畫中“濃寫花枝淡寫梢,臨皴老干墨微焦”等等,不一而足。外國有沒有呢?外國在這方面比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環保的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環(recycling)的縮寫。而且,外國比中國還多一種概括方式,那就是因為國外的語言都是拼音文字,還可以通過一系列單詞的首字母組成一個新詞加以概括。比如國外管理學理論中有一種說法叫團隊精神(TEAM)就是這種概括方式,也就是將團結(together)、每個人(everyone)、(achieves)和更多(more)這四個要素加以強調,共同構成這一理論的核心。這些做法沿襲至今,在我們的各類文章中看到類似的概括層出不窮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種概括方式,有的人不喜歡,說是“拼湊”,讓人“記不住”。其實這些人恰恰說錯了,這種概括正是由于其朗朗上口,更容易被人記住,所以才在全世界大行其道。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當中也大量充斥著這樣的東西,若不信,就請仔細回憶一下,“九九乘法表”是不是?“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是不是?至于“五講四美三熱愛”等,那就多了去了。
正是因為這種提煉和概括的方式能夠讓人容易記住,而且會使人覺得這種概括思路清晰,一下子把工作“串了起來”,因此在機關的各種公文中最容易出現。所以,作為“起草界”的機關文字工作者來說,在起草各類材料時有意識地進行這樣的提煉和概括,就成為一個必備的基本功了。
進行這種提煉和概括需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要對工作思路和做法有一個清晰、全面的把握,避免概括不準確,出現掛一漏萬的現象。其次,不要“為概括而概括”,生硬地造出“幾個更加”“幾個好”或者“突出一個新字、強調一個干字、狠抓一個實字”之類的東西,讓人一看就覺得是生拉硬拽的,那樣反為不美。第三,這種概括不宜用得過多過濫,一般而言,在一篇文章中出現一兩處即可,多了就真的成了“套話連篇”了。第四,這種概括的數目字最好不要超過六個。這純屬我個人的經驗之談,因為概括的數目字太多了,弄到“十個好”“十四個著力”,那可確實讓人“記不住”了,結果不僅不會給人工作思路清晰、“綱舉目張”的印象,反而會讓人覺得思路零碎。一旦出現這類情況,最好將這樣的概括重新推倒,再仔細想想,爭取設法“合并同類項”,將概括的數目字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