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會議主持詞寫作策略與技巧》,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會議主持詞寫作策略與技巧》。
會議主持詞是主持人主持會議時使用的帶有指揮性、引導性的講話。并不是什么會議都需要主持詞,主持詞一般用于大型會議或正規的會議。由于主持詞地位附屬、篇幅短小,往往不像領導講話一樣受到起草者的重視,因此主持詞中精品之作往往不多見。但主持詞對于一個會議來說,同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講話文件,主持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會議的效果。
一、主持詞的特點
主持詞就是主持人主持會議時使用的帶有指揮性、引導性的公文文種。會議主持人就像一個音樂指揮,控制著會議的進程;就像一個報幕員,告訴與會者會議的每一個議程;就像一個導游,告訴游客每一個景點的具體內容。但它又不完全是一個音樂指揮、報幕員和導游,它還要根據會議的安排,對有關內容和事項做出說明,對一些重要問題進行強調,對領導講話做出簡明扼要的評價,并對會后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求、布置任務。會議主持者這種特有的角色,決定了會議主持詞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附屬的地位
主持詞是會議的“附件”,是為會議的“主件”——領導講話和其他重要文件服務的。其附屬性表現在兩個方面:從形式上看,主持詞的結構是由會議議程所決定的,必須嚴格按照會議議程布局謀篇,不能“另起爐灶”;從內容上看,主持詞的內容是由會議的內容所決定的,不能脫離會議內容“自由發揮”。主持詞的附屬性地位,決定了它只能是襯托“紅花”的“綠葉”,不能喧賓奪主。因此,在撰寫主持詞的過程中,從結構到內容乃至遣詞造句、語言風格、講話口氣等,都要服從并服務于整個會議,與會議相協調,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主持詞符合主持人的身份。
(二)短小的篇幅
主持詞的附屬性地位,決定了主持詞的篇幅一般不宜過長,要短小精悍,“立片言以居要”。既不能洋洋灑灑,也不能面面俱到,要提綱挈領,點到為止即可。否則,篇幅過長,重復會議“主件”的內容,不但給人以“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之感,還有主次不分、水大漫橋之嫌。
(三)平實的語言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是文藝作品的語言風格,這種風格不適宜會議主持詞這種公文文種。與嚴肅的會議氣氛相適應,會議主持詞的語言也應該是平實、莊重、簡明、確切。要開門見山,直揭主題,貴在直筆,少有修飾和曲筆。說明什么,強調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有什么要求、建議和意見,都要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切忌含糊其辭,模棱兩可。
(四)啞鈴型的結構
從公文的外部結構形式來看,一般都是兩頭小、中間大的“棗核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鳳頭—豬肚—豹尾”型結構,主體部分在中間,這是整篇文章的重中之重。而會議主持詞的外部結構則與其他公文文種正好相反,屬于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結構,主體在開頭的會議背景介紹和結尾的會議總結任務布置兩部分,中間部分分量較輕,就是單純地介紹一下會議議程,只要過渡自然也就可以了。因此,會議主持詞的撰寫,重點在開頭和結尾。
(五)獨立的內在邏輯
…… 此處隱藏500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