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體制內新人要避開這5個發言“大忌”》,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體制內新人要避開這5個發言“大忌”》。
身在體制內,經常會遇到各種需要發言的場合。如:舉辦個培訓班,讓學員們就某個議題展開討論;召開個務虛會,讓各單位談談明年工作設想;組織個讀書沙龍,讓年輕人談談最近的讀書心得,等等。
凡是遇到這種場合,我都本著一條原則——要么不去,要么出彩。你啥也不說,領導會覺得你不主動、沒想法,你隨便亂說,領導會覺得你能力差、沒水平。相反,如果你的發言想法獨特、言之有物,讓領導聽得有興致、很開心,領導自然會覺得你不錯。所以,對待任何發言,我們都要精心準備,說不定哪一次就留下深刻印象,進入領導視野了呢?
今天簡單講講很多人在形式上經常犯的忌諱。
忌諱一:缺乏條理
有的人發言太隨意,想到哪兒講到哪兒,講一點算一點,東拉西扯、雜亂無章。說了一大段,并沒有給領導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反而覺得你講述不清、邏輯不嚴、內容很散。就像我之前在申論課上講過的,不管是寫,還是說,都要盡量做到邏輯清晰、條理分明。
舉個例子,我去參加面試,面試官問我有什么優勢。我可以直接回答,寫過什么文章,參加過什么比賽,組織過什么活動,得過什么獎項。這種回答只是對一些經歷、特長的羅列堆砌,面試官聽完可能對我也沒有太多興趣。調整一下,我可以這樣回答,我認為自己有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具有較強的文稿寫作水平,寫過什么文章,發表在什么刊物,獲得什么批示;二是具有較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參加過什么比賽,主持過什么活動,得過什么獎項;三是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經驗,分管過什么工作,承辦過什么會議,推進過什么項目。顯而易見,與前者相比,后者表述更加清晰,給人印象更加深刻。
有的人發言斷斷續續,嗯嗯啊啊,全篇充滿大量“可能”、“是吧”、“我覺得”、“這個”、“那個”之類的語氣助詞;有的人吐詞不清,含含糊糊,嘴里像含著個蘿卜;有的人像唐僧,啰里啰嗦,“車轱轆”話翻來覆去地講,一個問題重復多遍地講,讓領導聽著費勁,這些問題也要盡量避免。
忌諱二:小動作
有的人一發言就不自覺出現一些小動作,比如玩筆、抖腿、摸茶杯、扶額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都讓人覺得你很緊張、很局促,需要借助這些小動作來緩解。有的人儀態不佳,彎腰駝背,蹺二郎腿,或是癱坐在椅子上,都給人一種漫不經心的感覺。發言時挺胸收腹、坐姿端正,展現的不僅是你的精氣神,也是你對這個場合的重視,對領導的尊重。
有的人發言時從不抬頭看領導,也不看其他參會人員,目光一直死死盯著桌面或者稿子,這也是不可取的。發言者與聽眾的交流,不僅通過聽覺,也通過視覺。身體要稍稍朝著領導的方向偏移,眼睛看著領導,時不時還可以兼顧一下周圍其他人。眼神一定要和領導有交流,讓領導感受到你的誠懇和自信。
忌諱三:照著稿子念
有的人發言喜歡一字不差地照稿念,如果領導事先已經拿到會議材料,看過你的稿件了,這樣照著讀實在沒啥意思。如果領導事先沒看過,看見你像機器人一樣,就算這稿子是你親自操刀寫的,也難免以為是你找人代筆,或者從網上復制粘貼的。
我前單位曾經有個科長,喜歡把寫好的稿子存在手機里,開會發言時就拿著手機照著念。事后領導說起來都是各種鄙夷,覺得他懶到連照搬照抄都嫌累。其實他的稿子的確都是自己寫的,只不過水平一般,加上又照稿念,讓領導產生了誤解。
任何發言肯定都會準備稿子,水平高的打好腹稿再臨場發揮就行,水平一般的就要提前寫好、搞懂、弄通,發言時摘抄幾個要點在筆記本上作為提示,時不時看一兩眼,保證不卡殼、不放空,然后放開去談、發散去談,比起照稿念,自然呈現出侃侃而談的形象。
忌諱四:超越身份地位
有的人自我感覺太好,發言時不論身份地位,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作部署、提要求,講的內容站位比領導還高、格局比領導還大,領導聽了能高興嗎?其他參會人員聽了不別扭嗎?
…… 此處隱藏453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