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一篇好材料寫出來很難,別折在校對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一篇好材料寫出來很難,別折在校對上》。
記得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里面,紀曉嵐當年作為總纂官修訂四庫全書,故意在前兩頁留幾處破綻,讓乾隆御改。為的是讓皇帝高興,有一種親自參加修史的參與感和滿足感。這種諂媚叫做文諂,連自視清高的大學士紀曉嵐也概莫能外。
但這是封建社會里畸形的校對工作,作為現在寫材料的你,你敢故意留幾處錯誤讓你的領導修改嗎?顯然不敢也不能。主要原因有三點:一個是領導看到你前兩頁就錯誤百出,還都是低級錯誤,可能后面的內容就不看了,覺得你的材料整體不行、質量很差。因為一兩處錯誤而否定了你加班加點付出的心血,你覺得值嗎?另一個是更為嚴重的是領導對你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產生了懷疑,出現幾次這樣的事或者在重要場合出現一次這樣的事,估計就會被領導棄之不用。因為一兩處錯誤而對你這個人產生了懷疑和不信任感,你覺得值嗎?再一個是一般寫材料的人都相對是比較嚴謹的,不僅不會故意犯錯,而且都想盡量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力求高質量好標準。因為一兩處錯誤而讓你的秉性發生扭轉,你覺得值嗎?所以說,校對工作非常重要。在報刊出版行業里面,校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工種,不可或缺。一般都有一校、二校、三校、點校、校對簽名、印前閱讀等程序,現在還有專門的校對軟件。可見校對工作的不可或缺。在公文材料中校對又有著其特殊重要的意義。由于公文的特殊屬性,公文中一旦出錯,影響面大,有的甚至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局面。在領導講話中如果出現低級錯誤,有的還會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和笑話,直到另一個更可笑的錯誤出現。實踐中,老筆頭總結出“三校”工作法,比較實用,也比較高效,可以極大的降低出錯的概率:一是貫校。就是一以貫之的意思,一篇材料要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到底,一般這個人就是第一起草人。如果公文甲一開始負責,中間又由公文乙負責,最后又由公文甲負責,那么公文甲在接手后,一定要從頭到尾仔細看一遍。這樣做就是從過程上控制因為斷續負責、不知前因后果,甚至被別人亂改錯改造成的錯誤。因此,最好是一個人負責到底,這樣做更省時間,更不易出錯。二是互校。也就是在印刷前,至少2到3人參加校對,這樣做是因為公文甲從頭盯到尾,材料看了若干遍,他已經與材料產生了感情,已經看不出其中的錯誤了,這時候需要公文乙幫助甲來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三是點校。這個容易理解,就是材料每改一次,都要進行點校,保證每次都清清爽爽的,防止錯誤在過程中被留下來。

《一篇好材料寫出來很難,別折在校對上.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