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人才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才工作情況匯報》。
今年以來,我市緊扣“1+3”主導產業和縣(區)特色產業發展布局,以“百千萬引才工程”為抓手,持續發力實施“巴山優才”計劃,大抓人才引進和培育,大力激發各類人才“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創”的勇氣,以人才強促事業興,拼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一、推動產業與人才“聯姻”。樹牢“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緊扣全市主導產業布局抓人才、抓好人才促產業發展。圍繞產業布局激活人才。出臺《“巴山優才”特聘專家制度實施辦法(試行)》,柔性引進特聘專家15名,財政給予每個崗位不低于30萬元的資助。實施“巴山卓越工程師”“巴山工匠”項目和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探索建立“產業人才事業編制池”,完善“崗編適度分離”機制,為重點產業企業累計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1600余名。圍繞產業需求輸送人才。出臺《**市支持企業招工引才十條措施》,從支持企業開展線上招聘、赴外引才、柔性引才等10個方面為企業提供政策、資金等支持。今年1—7月,全市累計向91家重點企業輸送產業工人近2511人,基本滿足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圍繞產業提升成就人才。搭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平臺體系,在全市178家“1+3”主導產業和縣(區)“1+1”特色產業規上企業中,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9個,創建國家和省級創新創業平臺17個、新增南江黃羊眾創空間等4家省級眾創空間。掛牌成立西南作物遺傳基因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秦巴基地,建成通江銀耳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增核桃產業等省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7個。
二、推動招商與引智“融合”。推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同部署、同推進,實現“雙招雙引”力量聚集、政策聚焦、資源聚合。堅持沿鏈招商統籌引。緊盯世界500強、央企50強、民營100強企業,拓展“龍頭企業+上下游+左右岸+周邊產業品”沿鏈招引路子,在招引大企業、大項目的同時,統籌招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產業發展人才。依托在外商會靈活引。制定印發《引導異地**商會服務招商引資工作方案》,采取聘任“招商專員”、選派“招商聯絡員”等方式,放大21個異地商會協助招商前沿作用,對符合重點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及其團隊即需即引、即到即引。改善營商環境開放引。出臺《**市高水平擴大開放促進投資若干政策措施》,推出用地、降費、融資、獎補等13個方面優惠政策,吸引項目落地、企業投資政策更加完備,持續創建優質一流的營商環境。實行黨委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醫療保障、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等特殊需求,支持優秀人才按市、縣區人才公寓租住管理辦法租住人才公寓,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人才生態。
三、推動校地、校企“攜手”。緊盯主導產業謀篇布局,強化市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融合、優化人才服務,以人才“大集聚”賦能經濟“加速度”。加速人才柔性引進。先后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7所高校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2家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關系,鼓勵企業通過兼職、技術顧問等方式聘請合作院校專家人才擔任“周末工程師”,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創新搭建“青年人才工作站”4個,工作站聘請1名高校**籍教師或青年學生擔任站長,大力宣傳**相關人才政策,發布**產業發展需求、招才引智信息,吸引更多合作院校的大學生來巴創新創業。加速人才聯合培養。聚焦“1+3”主導產業和民生事業發展需求,與戰略合作市校(院、企)通過訂單、承包、定制等方式,在人才培養使用方面開展精細合作,實施合作項目41個,聯合培養人才1201名。采取“政府+高校院所+園區+企業”“人才+團隊+項目+基地”等合作模式,大力培育各類專業人才。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組織有較強科研能力和需求的企業與大學共建實驗室、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與科研院所專家人才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申報各級科研課題,擇機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或孵化器,促使科研成果變成產品、形成產業,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