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災》,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涓流不止,溪壑成災》。
【例文】“涓流不止,溪壑成災。”任何事物都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小問題剛萌芽時,就要通過小節的表象洞察到大害的后果,從而“見微知著”,在剛開始時就有所防備,防止積重難返、達到不可收拾的境地。(中國紀檢監察報《敬小慎微》)
【典故】出自唐代陸贄,賄道一開,輾轉滋甚;鞋靴不足,必及衣裘;車輿不足,必及金璧;涓流不止,溪壑成災。
【釋義】意思是,細微的小水流不及時堵塞,不斷匯入江河,將泛濫成災。比喻如果不能遏制自己的小欲望,就可能導致欲壑難填。
【賞析】不矜細行,終累大德,防止貪賄,就要防微杜漸,從戒小私開始。戒私用公,只有從不貪小利,力戒小私做起,時刻保持對公權、公物的敬畏,對小貪小占的警惕,方能嚴守公私底線,筑牢思想堤壩,才能不讓“管涌”隱患發展成“決堤”大禍。《淮南子》中說:“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翻閱歷史上那些以清廉著稱的官員,無不是在小事小節上防微杜漸,謹言慎行。比如,羊續懸魚、山濤懸絲、蘇瓊懸瓜、周新懸鵝的拒禮佳話,“一錢太守”劉寵、“二不尚書”范景文、“三湯道臺”湯斌、“四知先生”楊震、“五代清郎”袁聿修的嘉德懿行,都讓人領略到“慎微”二字在成風化人上的魅力和效用。新時代黨員干部要牢記,只有克己奉公、戒貪立公,才能坦蕩做人、干凈做事,不為利誘而動心;才能出于公心、謹慎用權,不以公權而謀私;才能樹好形象、干好事業,不因私欲而自毀。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風廉政黨課報告、警示教育講話,側重強調公私分明、廉潔自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劃清公與私的界線,防微杜漸,警鐘長鳴,保護潔身自好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