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隨事立體,貴乎精要》,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隨事立體,貴乎精要》。
【例文】簡練是基本要求。《文心雕龍》中講:“隨事立體,貴乎精要;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寫文章的目的不外乎記錄下來、傳播出去,為文簡練無疑可以提高記錄和傳播的效率。能用一個詞表達清楚的不用一句話,能用一句話講明白的不用三五句——要大膽地給文章“擠水分”,提高文章的信息濃度、美感純度。(學習時報《為文三要義:準確、簡練、美觀》)
【典故】出自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觀此眾條,并書記所總∶或事本相通,而文意各異,或全任質素,或雜用文綺,隨事立體,貴乎精要;意少一字則義闕,句長一言則辭妨,并有司之實務,而浮藻之所忽也。
【釋義】意思是,應根據情況的不同來確定體制,而以精當簡要為貴。意思缺少一字就會不全面,一句之中多一個不必要的字也有防害。
【賞析】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文章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時事,卻未必是生活的全部,長有可能拖沓,短則可能未言盡。為文務求準確、簡練、美觀,這是評判文章好壞的重要標準。一份公文、一篇文章,往往會涉及方方面面、多個層面。既有輕重之分,也有急緩之分。要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更多的信息和內容,就應該抓住重點、抓住要點、抓住要害,做到以重帶輕、以急帶緩,切勿貪大求全、平分秋色、面面俱到。著名文學家朱光潛講過一段深刻體會:“寫文章和打仗相似,用兵制勝要訣在占領要塞,擊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風披靡,不攻自下。”精煉的材料是寫出來的,也是認真修改磨出來的。魯迅先生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速寫,決不將速寫材料拉成小說。”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開宗明義說了一段話:“你對于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于某個問題的發言權。這不太野蠻了嗎?一點也不野蠻……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調查!反對瞎說!”這個開頭一上來就亮明觀點、短兵相接,讓人立即就明白是針對什么講的,非常有沖擊力。總的來看,講短話是改進文風的直接體現,把文章寫得短些、再短些,應當是永恒的追求。
【用法】主要適用于文風建設類講話、公文寫作類培訓講稿,側重強調文風,教育引導文字工作者養成精煉的文風,提高文字工作質量。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