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
【例文】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慎獨在本質上是一種定力,一種“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自律,一種“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的自省,一種“居于鬧市而心神空明,身處屋宇而神游方外”的自持。(學習時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慎獨”》
【典故】出自宋代朱熹對《中庸 章句》的注解,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處人所不及見而己所獨知之時,亦戒慎恐懼,不敢茍且也。
【釋義】意思是,慎獨就是別人不知而自己知道的事情,喻指嚴于律己。
【賞析】 “慎獨”是儒家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君子人格的集中表達,更是中國共產黨人應當具備的道德品質和修養方法。東漢安帝時,昌邑縣令王密為感謝楊震的提挈之恩,夜里懷金十斤饋贈,被楊震拒絕。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后“愧而出”。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熱口渴。路遇梨樹,行人紛紛摘梨解渴,唯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為什么,他說:“此非吾梨,豈能亂摘?”別人笑他迂腐:“亂世梨無主。”許衡正色回答:“梨雖無主,而吾心有主。”兩則故事,一者自律慎獨,一者嚴己慎眾,正體現修身律己的兩種不同境界。慎獨是修身律己的理想境界,是道德評判的重要標準,也是黨員干部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對于認真進行道德修養的共產黨員來說,“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好筆桿子網m.x1762.cn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踏上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常懷律己之心,常思百姓之苦,常修為政之德,做到君子坦蕩蕩,從容天地間,無愧于百姓的殷切期盼,無愧于黨和國家的重托。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報告、警示教育類講話,側重強調慎獨,教育黨員干部嚴以律己,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臺上臺下一個樣,維護好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