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New article
在單位開會發言顯水平的3個方法
2023-10-04說話和寫文章本就是一碼事,寫文章能用的理清邏輯的辦法,比如金字塔原理,也就是觀點優先、層層支撐,還有使用適當的邏輯詞,科學分類,放到說話中去用道理也是一樣的,也都行得通。把寫作常用的邏輯結構搬到語言表達里,基本上是降
體制內單位“一把手”晉升調離前,一般會有哪些表現?一般干部如何對待?
2023-10-04在體制內的都知道,單位“一把手”隔幾年就換這是不變的規律。有向上晉升調離原崗位的,也有年紀到了退二線的,也有換屆調整的等等。 小欣所在單位是個大局,“一把手”提拔副縣級領導干部,事后想想,卻覺得原來領導調離前在一
你了解單位里,正職與副職間的禁忌嗎?
2023-10-04錢鐘書的《圍城》對正副職作過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正職比作過去富人家的太太,而副職就像姨太太。太太只能有一個,姨太太則數量不限。太太與姨太太的待遇自然不一樣,否則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姨太太千方百計想被“扶正”了。
單位超編,年輕干部如何破局?
2023-10-04今天,有幾位市場局的年輕人給我留言。 你們的話,我都認真看了,很暖心。 你們身處在大局,投身于市場秩序維護,默默無聞地奉獻。你們各方面的付出其實很多。 但由于單位現有領導數超編,作為年輕人,你們在干部提拔上等了很久,耽
體制內生存手冊:單位小人鑒別及應對指南
2023-10-04俗話說:“君子難遇,小人難防”,在體制內發展,難免會遇到小人作祟,這一類人毫無底線,到處煽風點火,搞得單位烏煙瘴氣,十分令人討厭。社會險惡,人心復雜,有些人是真小人,非常好區別,識別性強,容易防范,但是有一部分人游離在小人和君子
在體制內,單位里最累的人是誰?90%的人猜不到!
2023-10-05大橋要有橋墩才能不塌,大廈要有棟梁才能不倒。一個家庭,要有主心骨才有凝聚力。一個單位,要有發動機才能走得遠。發動機,不是誰都能當。要文能定國安邦,武能統帥三軍,入能運籌帷幄,出能決勝千里。這個發動機,就是一個單位最累
機關單位里想提拔,你摸清了“門道”么?
2023-10-06有一句名言: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這句話我很認同,但也有疑惑之處。 因為通常一個人地位越高,權利越大,他能做到的事情也就越大。 相反,如果一個人的地位越普通越卑微,他能做的事情也就越有限。 昨天,我在網上也看到這么一
單位里有人陽了,領導的人品和格局就體現出來了
2023-10-0601關于工作安排 好領導: 這段時間大家都不容易,陽了的人在家里難受還要照顧家人。還沒陽的,則要承擔比平時更大的工作量。 這樣吧,不是很緊急的事呢,我們就先緩一緩。原定于下周交的總結、開的會,就先暫緩。 總之,非常時期,健
剛進單位的年輕人,這幾種心態要不得
2023-10-06剛進入單位的年輕人,工作做的好不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態一定要好,在單位內工作,各種事項多是有條條框框的,從下到上層次分明,層級嚴格,想要超脫出你的職權范圍,轉而去干你能力之內的事情是最惹人厭煩的一件事情,你的任
如何在單位無聊的會議中實現自我提升?
2023-10-06記得我剛開始當秘書的時候,領導曾經特別叮囑我:“小X啊,沒事的時候,不要老是坐在辦公室里,單位的各種會議,尤其是事關全局性的會議,多去聽一聽,對你有好處。” 當時并不是很明白領導讓我去參加各種會議的目的,總覺得跟自己無關
年底了,單位獲評先進,對普通干部有什么好處?
2023-10-07一晃,又到年底,一年一度的考核評比、評優評先,即將到來。無論對于單位還是個人,這都是大事要事、急事愁事。 個人獲評先進,對自己的影響大家都明白,這里不贅述。 可如果是單位獲評先進,在給領導干部帶來諸如提拔晉升優勢、記
在體制內單位當一把手是什么體驗?
2023-10-08前兩天,同學群里轉發了一張照片,那是老劉的工作照,皮膚黝黑、身材走樣、禿頂油膩,跟當年的“班上第一帥”形象完全不同。 看到老劉的“帥照”,不少人感慨:歲月饒過誰?老劉這幾年都經歷了些什么? 出于好奇,我向老劉問道:你這幾年
體制內如何當好單位的中層小領導?
2023-10-08按照體制內晉升的“金字塔”模式,能當上大領導的幾乎是鳳毛麟角,在區縣級單位大部分人工作到退休的天花板也就止于副科實職了,當個單位副職或股級科室負責人。向上面對眾多領導,向下接觸最基層的干部們,中層領導在單位基本
記住這七招,單位沒人敢再欺負你
2023-10-09一、不要對誰都笑臉相迎。你不茍言笑,別人就看不透你,就不敢隨便欺負你。人對未知的事物,都會心存敬畏。二、不要隨便答應別人的要求。人呢都是老太太吃柿子專揀軟的捏,別人說什么,你都答應,就會給人一種欺負你沒有風險的感
在單位,這些紅線千萬不要踩!
2023-10-09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職場雖然是以工作為中心的,但卻并不是一心只為干好工作就可以的,還必須注意開展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否則辛苦了費心費力了,卻還不落好。 下面這三條紅線,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
在基層單位和上級機關上班,最大區別在哪?
2023-10-09常聽在機關工作多年的同事感慨“還是基層好,自由”,也常聽在基層浸潤許久的同志感嘆“機關真好,發展快”。我曾在機關和基層都工作過,今天來淺談下機關和基層公務員,到底有哪些特點?有什么區別?01工作環境機關:在地級市以上城
如何平穩的在機關事業單位中生存?
2023-10-09對于那些說不服直接懟的,我覺得,你們面對的老油條段位還太低,你知道我曾經遇到多的高段位老油條嗎?這些人一遇到新人進來,首先,對新人特別熱情,格外親切,然后借讓你鍛煉的名義把一些瑣碎的活給你做,你一個新人進來肯定為了好好
寫給在單位里感覺沒前途的年輕人
2023-10-09一、別怕任務繁重,對年輕人來說:工作就是機會單位里有很多工作是分不清職責的,這種事情無論在那個地區、那個行業或是那個級別的機關都存在。還有一種情況是本來你已經很忙了,而周邊的人卻很悠閑,可領導就是要讓你做。很多
在單位不受人待見,怎么辦?
2023-10-09??職場煩惱千千萬,其中一條就是不被同事喜歡甚至遭受排擠。我有位小伙伴A今年剛入職,被分到了一個邊緣科室,不僅是工作邊緣,甚至當辦公場所受限,領導在局機關大樓外找了一個小場所時,也是優先把她所在科室安排到那。她現在回
在單位里,不能炫耀的3種事情
2023-10-10處處炫耀不是真本事,謙虛低調才會有更大的發展。在體制內的工作當中,越是到處炫耀的人,反而發展越不好,越是懂得藏拙的人,反而能夠取得比較快速的發展。尤其是工作當中的一些小秘密,最好不要在同事面前炫耀,很可能限制了你的
單位換了主要領導,怎樣刷新文稿服務
2023-10-10我先后在6家單位工作過,為很多領導提供過文稿服務。從服務對象看,我所服務的領導,有黨政正職,也有班子副職;有處級、廳級干部,也有省級領導;有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也有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干部;有在一個單位任職多年的“老”領導,也
機關單位請示匯報工作“六要訣”!
2023-10-11請示匯報(包括書面匯報和口頭匯報),是機關干部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幾乎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請示匯報。那么,怎樣才能搞好請示匯報呢? (一)想好了再說 常見的問題是有的同志匯報工作,連自己對情況都沒搞清,匆匆忙忙就去找領
在機關單位工作,必須懂得這些接待禮儀
2023-10-11在公務交往中,公務人員的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等外在形象總是首先出現在接待對象眼中,這些外在形象不僅體現了一名公職人員的內在素養,更直接代表著各級黨政部門的整體形象。特別是在禮儀規范方面,更能反映出各級黨政部門的
談如何較快成為單位骨干:不一定要“寫”文章
2023-10-11如何較快適應機關工作,成為單位的骨干,并且不斷取得新進步,是年輕同志關心的事,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們困惑的事。幫助他們,是領導班子帶隊伍的重要責任。 我認為,適應和勝任機關工作,要有三個基本能力:準確簡潔、邏輯清晰的口
單位領導的口頭承諾無法兌現,該怎么辦?
2023-10-11領導對下屬的口頭承諾,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1領導即興口頭承諾比如,領導到現場檢查指導工作時,看大家干得很起勁,隨口說了句,“大家辛苦了!等工程結束后,給大家多放幾天假。”(我們索性把這種面對大家的口頭承諾叫作“普惠式”
到新單位任職,如何快速立足打開局面?
2023-10-11在新單位迅速立足立身,打開局面,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好印象,應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狀態要高 狀態就是一個人的氣場,要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就要始終保持一個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用向上的朝氣,向前的銳氣,向善的和
你在單位憑什么牛?
2023-10-11大多人不會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但問題是:在條件差別不大的情況下,為什么有的人事業能不斷進步,最終取得更大的成績,而有的人卻不?無論在機關單位還是企事業單位,事業有成的人,以下這些能力往往是他們共同的特征。 1、逆向
單位里,一切事務性工作,都是在做人的工作
2023-10-12工作其實分兩種。一種叫業務性工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干業務”。另一種叫事務性工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辦事”。在我看來,事務性工作,最基礎的就是溝通協調。 一、溝通協調的場合 溝通協調通常會發生在哪些情境之下,哪些
在單位里,“做完”和“做好”的區別
2023-10-12一旦執行就應付出100%的努力很多人都曾向我抱怨過:“我們領導每天都讓我做這做那,而且很多事情都是重復的,煩都煩死了,您說我該怎么辦啊?” 每當這時,我就會反問他們:“那你有沒有想過,除了基礎的日常工作,領導為什么會讓你反
在單位與領導公開撕逼了,怎么辦?
2023-10-12這些年里,我所見過的這僅有的3例大體情況是這樣的: 01 普通職員與科室負責人 在大辦公室干起來了 這件事是在8年前發生的,小年輕剛入職,既不懂體制內的顯規則,也不懂潛規則。科室負責人在分配任務時,一般不會考慮新入職年輕
Ho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