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老虎”“蒼蠅”一起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效,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但從基層情況來看,一些基層干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量大面廣的現象較為突出,基層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探索構建基層“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過程中亟待深入思考的重要內容和課題。
一、主要特點。一是危害影響巨大。群眾對發生在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感觸最深,也最是痛恨。基層腐敗使集體資產流失、群眾負擔加重、百姓利益受損,直接影響了群眾的反腐“獲得感”。而且,基層干部直接面對群眾,一定程度上是黨和政府的“代言人”,如果這類腐敗問題得不到有效治理,勢必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割裂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危及執政根基。二是遍布權力各崗位。基層腐敗的主體覆蓋基層管錢、管事、管物的重要崗位,從“一把手”到關鍵崗位、從縣直職能部門到基層站所、從鄉鎮干部到村干部都有涉及,只要權力有利可圖,都可能誘發腐敗風險。往往還拔出蘿卜帶出泥,出現集團式腐敗特征。為了順利“作案”,有些基層干部相互勾結,逐漸由單純的個人腐敗向集體“抱團”腐敗演變。三是涉及領域范圍廣。基層腐敗問題涵蓋集體資金、資產、資源,遍及各類強農惠農專項資金,滲透在權力運行各個環節。涉農資金成為了“重災區”,一些干部“雁過拔毛”,對國家下撥的糧食補貼、林業補貼、鄉村振興、危房改造、低保、救災救助、征地拆遷補償等專項資金大肆侵占。集體“三資”變成“囊中物”,部分基層干部將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視為“香餑餑”,一些地方征地拆遷案件高發頻發,出現“蟻貪巨腐”。視群眾為“砧上魚”,有的基層干部利用行政審批、執法監管、事務管理等職權,吃拿卡要,甚至勒索盤剝。如x縣2021年通報的x起侵害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件,就涉及到糧食補貼、自然災害補助款、“一事一議”項目款等多個民生領域。四是案件總量居高不下。近年來x縣的信訪舉報、執紀審查統計數據顯示,基層腐敗問題總量大、存量多,腐敗案件數、處分總人數逐年上升態勢明顯,涉案金額總體呈增長趨勢。x縣紀檢監察機關2022年截止10月查處的違紀案件共x件,其中查處的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就有x件。
…… 此處隱藏247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