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基層治理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基層治理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今年以來,我縣聚焦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創新“一領四微”鄉村治理模式,即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微陣地、培育微組織、提供微服務、開展微活動,推動治理和服務下沉村民家門口,大力培育群眾“自治組織”和“鄰里”文化,有效激活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體力量。
一、強化黨建引領,筑牢治理“主心骨”
一是嚴密組織體系。結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全覆蓋建立村民小組黨支部(黨小組)262個,采取單建、聯建、區域統建等方式,推動農村聚居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黨組織應建盡建,有效擴大黨的組織覆蓋。
二是提升運行質效。強化“一肩挑”村干部監督管理,建立村黨組織書記“權責三張清單”、村干部政治體檢和政治素質考核制度,綜合運用“述、查、談、評、改”工作法,提升黨組織運行效率和工作效率。
三是育強黨員隊伍。建立“導師幫帶制”,組織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老鄉鎮”“老支書”結對幫帶新任村黨組織書記,提升“頭雁”履職能力,廣泛從優秀農民工、致富能手中發展黨員,培養后備干部,多源頭多途徑吸納真抓實干的能人投身鄉村治理。
二、打造“微陣地”,構筑治理“同心圓”
一是建陣地。采取“商量建、支部管、一起用”方式,整合閑置集體土地、廢棄房屋等場地,在村民小組打造集議事、活動、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鄰里百家”“村民議事壩”等綜合性黨群“微陣地”,就近就便為黨組織和黨員群眾提供活動空間。
二是搭平臺。發揮好微陣地決策議事、黨群活動、便民服務等功能作用,搭建“有事來協商”平臺,建立“有事公開議”協商議事制度,常態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等活動,讓村民“自發來、樂意聽、愿意說”。
三是活載體。圍繞干部作風、民生實事、環境治理等熱點難點問題,常態化開展“書記壩壩會”“書記龍門陣”,現場聽取、收集、答復群眾意見建議,及時幫助群眾解決難題矛盾,引導村民熱心聊村事、積極議村事、合力辦村事,發動村民成為鄉村治理主力軍。
三、培育“微組織”,激發治理“新活力”
一是建強自治組織。規范建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建立村規民約“道德紅黑榜”,落實“四議兩公開一監督”“三公開”等制度,推動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治理格局。
二是培育群眾組織。根據村民地緣、趣緣、業緣,成立養老育幼、產業發展等多類群眾自治組織,強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是孵化社會組織。采取“鎮村籌集、鄉賢捐贈”籌資設立5萬元社會組織孵化基金,引導支持社會組織入駐村組微陣地,開展居家養老、留守兒童關愛等服務活動,延伸村黨組織服務手臂,提高基層服務水平。
四、做優“微服務”,深耕治理“關鍵點”
一是網格式服務。創新開展鄉村治理“片長制”,全縣鄉鎮統籌選任1057名治理“片長”,制定6大類35項服務事項清單,及時服務片內群眾。
二是點單式辦理。推行“群眾單點、鎮村辦理、部門協同”便民服務機制,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下沉村民“家門口”。實現供需高效對接、問題快速辦結。
三是項目式供給。每季度梳理公示“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三張清單,群眾組織和社會組織根據村民需求和可借助資源設計服務項目,經村“兩委”、鄉鎮黨委審議評估,確定服務項目內容和目標任務,項目化開展服務,實現服務精細高效、整體覆蓋。
五、開展“微活動”,營造治理“好風氣”
…… 此處隱藏18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