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人才工作典型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才工作典型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緊抓人才引育創新,推行“真心愛才、精心引才、貼心育才、暖心留才、誠心用才”“五心工程”,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人才集聚新高地,助力縣域發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以來,先后柔性引進院士2名,引進培養國家級人才2名、省級人才38名、高技能人才1367名、各類優秀青年人才5316名。2021年人才工作考核居全市首位。2022年申報國家級人才4名、泰山工程人才11名,申報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市前列。
一、加強黨的領導,彰顯“真心愛才”
一是統籌推進“高規格”。成立**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和縣長任雙組長,成員單位擴充到26家,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形成人才工作“由黨領導、組織牽頭、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的大格局。
二是政策支持“全方位”。研究出臺《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意見》《實施“人才興陽”行動激活人才制度效能意見》等文件,制定11方面39條舉措,貫穿人才引進、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服務全過程。
三是主動引才“大力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輪流帶隊赴京津冀、長三角等發達地區開展“雙招雙引”工作,堅持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齊頭并進。成立4個“雙招雙引”工作專班和3個駐外辦事處,常態化開展人才招引工作。三年實施縣鄉兩級書記抓人才項目57個,人才工作真正實現“項目化”推進、“清單化”管理。
二、對標發展需求,靶向“精心引才”
一是堅持“以企引才”。發揮173家規上工業企業優勢,組建人才政策“三遍訪”工作組深入企業,送惠企政策上門。新鳳祥集團引進外籍食品行業專家,獲批省級離岸創新人才,實現全市零的突破。
二是堅持“以產引才”。圍繞做大做強塑膠產業,推動俄羅斯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長江學者胡少偉教授合作成立“山東東信管道科技研究院”,胡少偉教授安排6名在讀博士和5名在讀碩士研究生常駐企業開展科研合作,已申請發明專利3項、取得軟件著作權3項。
三是堅持“以才引才”。通過中央和省市級媒體積極推介**引才政策和引才成功案例,逐步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良性循環。2020年引進中科院院士李永舫團隊在波米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2021年該公司又成功引進1名外籍專家獲得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認定。
四是堅持“優才引進”。聚焦企事業等領域,實施“菁英有約·人才飛陽”優秀青年人才引進計劃,通過組織和參與名校人才直通車等招引對接活動,2022年上半年引進博士3人、碩士及“雙一流”本科生173人、海外留學人員12人,有力充實縣域人才后備資源。
三、堅持產才融合 做到“貼心育才”
一是搭建高能級平臺。培植4個省市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家、省級瞪羚企業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8家;在全市率先實現規上規下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全縣擁有90個市級以上創新平臺,其中國家級平臺6個、省級平臺45個。
二是厚植人才培育沃土。借助國家省市縣四級人才工程培養體系,黨委政府和企業共同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引導企業建立培養激勵體系,太平洋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孟昭立獲評“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成立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返鄉創業青年鴻運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景霞獲評“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
四、創優人才生態 實現“暖心留才”
…… 此處隱藏70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