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積極探索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合法權益保障機制,完善關愛保護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關愛保障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工作水平。
一、實行“三保障”構建保護體系
積極探索“組織保障+平臺保障+兜底保障”模式,全方位關愛保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權益。
一是建強組織保障,成立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推行“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機制,明確責任單位職責,列出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壓實部門、鄉(鎮)、村(居)及家庭責任。
二是搭建平臺保障,推進縣鄉村三級兒童保障平臺建設,織牢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網格化責任體系。全縣共建成“童心港灣”30個、未成年人關愛服務場所46個、少年宮23個、學習心理咨詢室78所,在10個村實施“童伴媽媽”項目,確保有充足的活動場所、活動平臺。
三是落實兜底保障,健全政府救助兜底保障機制,足額保障91名孤兒、425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0名殘疾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分類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至18000元的標準,保障326名殘疾兒童康復和接受學前教育。
二、推動“三鏈接”織密關愛網絡
從隊伍建設上下功夫,建強關愛鏈,減少留守兒童失管率。
一是打造“企業+家庭+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鏈,加大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幫扶力度,深入推進“孩子喊父母回家上班”行動。一年來,2.3萬余名農民工在縣工業園區實現“家門口”就業。全縣農村留守兒童由下降了37.09%。
二是打造“學校+志愿者+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鏈,全縣中小學校全面落實“三知、三多、三溝通”關愛制度,經常開展課后輔導及興趣小組等活動;創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課程,設立心理輔導功能室,全縣有專職心理咨詢師30人,兼職心理咨詢教師102人,專門為“問題少年”提供心理服務,預防違法犯罪。組建“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志愿者”協會、“愛心媽媽”等專兼結合關愛服務隊伍,組織愛心結對幫扶志愿者隊伍。
三是打造“村居干部+‘五老’+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鏈,從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加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思想引導。充分發揮“五老”帶動作用,開展“紅色育人”系列活動,加強紅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定期組織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到敬老院、福利院開展送愛心公益活動,引導他們牢記傳統向上向善。
三、健全“三機制”健全跟蹤幫扶
一是建立重點幫扶機制。每年對困境兒童進行摸排,按照“一人一策一案”原則全方位落實保護措施,推進殘疾、患病兒童幫扶救助,開展家庭經濟情況評估,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提供生活、醫療、康復、教育幫助,保障家庭困難兒童基本生活。
二是建立預警介入機制。明確強制報告情形和強制報告責任人,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出現不法侵害等情況,強制報告責任人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按照有關規定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做好監護干預。
三是建立個案跟蹤機制。完善村組干部、學校教師相結合的關愛服務跟蹤聯絡機制,與重點對象結對幫扶,實行“一對一”管理,及時跟蹤、掌握重點對象的家庭監護、學業身心等情況。
四、開展“三行動”營造關愛環境
…… 此處隱藏21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