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村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經驗交流材料》。
一、背景
村干部是農村基層工作的帶頭人、領頭雁,是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群體”。在2021年村“兩委”換屆中,羅源縣共選出“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189名、村“兩委”成員1097名,但在新一屆村干部上任后,也存在著村干部業務不強、經驗不夠、動力不足等諸多問題,影響著鄉村振興、民生治理等工作開展。同時,農民群眾對于農業、農村發展的需求日益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趨勢,這對村干部的業務水平和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一支政治素質好、群眾反映好,帶富能力強、治村能力強的“雙好雙強”領頭雁隊伍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強村、致富。
為改變這一現狀,羅源縣堅持問題、目標、需求“三向并抓”,在彌補業務不強弱點、破解經驗不夠難點、疏通動力不足堵點等方面精準發力,靶向施策,推動新任村干部隊伍能力素質全面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問題導向,精準賦能補“弱點”。一是“集中充電”抓輪訓。建強縣鄉兩級黨校,圍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農村實用技術等重點內容,按照“分級分類、全員覆蓋”原則,采取示范集訓、分類培訓、交流實訓等方式,組織開展全縣新一屆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省市縣駐村干部培訓班、全縣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窗口人員培訓班和鄉村振興人才學歷提升培訓班等多樣化班次,全方位抓好村干部輪訓,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識結構改善、能力素質提升貫穿到村級“領頭雁”培育全過程;探索“小班制、定制化”模式,邀請羅源藍豹減災事業中心為村干部開展疫情防控、應急處理等專題培訓;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先后組織330多人次赴省內外先進地區學習經驗、開拓視野。二是“自主蓄能”促提升。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專項行動,組織91名村“兩委”參加在職大專學歷學習;為進一步激勵村干部提升學歷,增強素質,將學歷水平與村干部基本報酬掛鉤,對具備大專、大學、研究生學歷的村主干,基本報酬分別上浮100元、200元、300元。三是“導師幫帶”助成長。組建由鄉村振興服務專員、鄉鎮班子成員、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等組成的233人“導師團”,與532名新任村干部師徒結對,探索“徒弟點單、導師接單”模式,有針對性地建立幫帶計劃表,落實“導師幫扶項目”57個,以老帶新推動新任村干部盡快適應角色,提升履職能力。
(二)聚焦目標導向,實戰比武破“難點”。一是“一線磨練”強本領。圍繞“能打仗、打硬仗”,持續開展“一線大練兵”活動,換屆以來選派70多名村干部到岐后征遷、牛坑灣圍墾等重大項目一線實踐鍛煉,強化“干中學、學中干”。為推動強村富民,我縣持續深化“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聯合縣農信社開展“黨建引領聚合力,金融助力促發展”聯合行動,創新“福村貸”“黨員先鋒貸”等金融產品,以較低利率提供“村干創業團隊”牽頭領辦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的“第一桶金”,有力提升村干部駕馭經濟工作能力,實現了產業得發展、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的“多贏”局面。二是“雙向交流”長才干。常態化選派村干部到縣信訪中心、鄉鎮機關、先進村掛職鍛煉。同時創新交流機制,依托16個“中心村黨委”舉辦“鄉村振興大講堂”4期,為村干部講解農村工作實務,分享先進管理經驗。推動17名村“兩委”干部、村級后備力量在“中心村黨委”范圍內跨村任職、異地交流。強化一線考核、動態管理,通過實地走訪“看”、談話調研“聽”、多種渠道“問”,及時掌握村干部表現情況,并建立實績檔案。目前,全縣共培育村級后備力量625人,實現每村3人以上。三是“擂臺比武”傳壓力。以鄉鎮為單位開展“黨建拉練”,通過“以賽促學”,讓村干部在走村觀摩中知差距,在比曬實績中爭先進。鑒江、西蘭、飛竹等鄉鎮連續3年開展“支部書記攻堅大比武”活動,通過每半年“一觀摩一交流一匯報”,既傳導工作壓力,又鍛煉攻堅能力。
…… 此處隱藏164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