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夫使功者,不如使過》,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夫使功者,不如使過》。
【例文】“夫使功者,不如使過?!彼嬖V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一味貪功就可能停滯不前,勇于接受教訓才能大步向前。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從成績中總結不足,從經驗中看到教訓,從而改正錯誤、補齊弱項,爭取新的更大成就。(中國紀檢監察報《為民辦事不貪功》)
【典故】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索盧放傳》,太守受誅,誠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懼,各生疑變。夫使功者不如使過,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釋義】意思是,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賞析】所謂“使功不如使過”,并非使用有功者不如使用有過者,也不是簡單容過。孟明是春秋時期秦國將領,吃了敗仗自上囚車請求處罰。秦穆公以為,經大風浪才能成長,讓他吸取教訓再戰。孟明痛改輕敵毛病,強化針對性訓練,最終在關鍵性戰役中獲勝,秦國擴地千里,成為西戎霸主。善于“使過”,實質是用發展眼光和辯證態度看挫折或失敗。無論在哪個領域,一次或幾次挫折,絕不等于滿盤皆輸。痛定思痛、以過為師,厲兵秣馬、繼續前行,才可能笑到最后。一遇挫敗就氣急敗壞,那可能就真輸了?!笆惯^”,需要用人者有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定力??蒲幸埠?,改革也好,都是在挫折甚至試錯中“長”成的。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往往估計不足,而恰恰是那些犯過錯誤、有過失敗的人,更有可能吸取教訓,在后續的努力中有意識地運用那些付出過學費的經驗。一些世界五百強企業常常優先錄用那些有過創業失敗經歷的求職者,道理也在于此。用人是一種導向。號召大家敢闖敢試,有時候可能還有人將信將疑。而敢于“使過”,大家就會放下包袱,真正投身于創新探索。
【用法】主要適用于組織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選人用人容錯糾錯,教育引導領導干部要辯證看待干部功與過,科學容錯糾錯,保護和調動好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