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勤之勤之,至道非彌》,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勤之勤之,至道非彌》。
【例文】“勤之勤之,至道非彌。”真正追求上進的團員青年,從來都不會為一己之私而精于算計,除了踏實做事,勤勉工作,能夠主動把個人發展與黨和國家事業、群眾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投身偉大事業中超越自我、提升新我、成就大我。(中國國防報《做個真正的奮進者》)
【典故】出自南朝釋慧皎《高僧傳·支遁》,支遁于沃洲小嶺立寺行道,僧眾百余常隨稟學。時或有墮者,遁乃著座右銘以勗之曰:“勤之勤之,至道非彌。……”
【釋義】意思是,勤奮吧勤奮吧,悟道的最高境界并不久遠。
【賞析】古人講,勤能補拙。這話很有道理。每個人能力有大小。一個人的才能不足不可怕,只要勤努力,就能彌補其欠缺,并在事業上取得成就。智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發奮學習,努力工作,善于總結經驗,就可以逐步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本領,在工作上做出出色的成績。勤奮是實現人生目標的階梯。“業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老箴言、“懸梁刺股”“雞鳴而起”等成語典故,這些代代相傳的道理一再告訴我們勤奮的意義。頂著40攝氏度高溫在車間苦練本領的宋彪,成長為年輕的大國工匠;一輩子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年近九十依然忙碌在田間地頭;三十多年如一日,堅守在同一個車間、干同一個工種、只專注同一件事——為火箭焊接“心臟”的高鳳林……其實,不管身處哪個時代,不管多大年齡,不管從事何種行業,唯有用汗水悉心澆灌人生的目標,才能綻放出最絢麗的花朵。
【用法】主要適用于機關干部大會、黨校開班講話,側重強調勤奮上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兢兢業業、奮發進取,以勤奮書寫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