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莊嚴宣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個過程中,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富,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一、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邏輯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總結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光輝燦爛,是唯一保持5000多年延綿至今的文明主體,對人類歷史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近代以后,在西方文明的沖擊下,中華民族遭遇到文明難以賡續的深重危機,呈現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敗凋零的景象。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苦苦尋求中國現代化之路。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被稱為近代中國謀求現代化的第一份藍圖,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下,中國現代化沒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歷史證明,不觸動舊的社會根基的自強運動,各種名目的改良主義,舊式農民戰爭,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種方案,都不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都不能讓中國的政局和社會穩定下來,也都談不上為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中國要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必須在民族獨立的基礎上,探索一條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道路。
(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接續奮斗中開拓創造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現代化強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孜孜以求的夢想,但是各種政治力量相繼登場,接連而起、輪番出臺的各種救國強國方案都以失敗告終。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指出,“沒有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不可能建設真正大規模的工業”,“中國民族和人民要徹底解放,必須實現國家工業化”。成立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徹底扭轉。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一方面不斷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鑄就了社會主義的新型文明風尚,另一方面真正開啟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為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落后的農業國地位,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新任務,并進一步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1956年之后,針對蘇聯重工業優先發展模式日益暴露的弊端,毛澤東同志要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并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要求正確處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大關系,走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重工業優先、工農業并舉的工業化道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我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為中國自立自強、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改革開放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 此處隱藏397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