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2024年全市“自管小區”“三無小區”治理工作推進會議上的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2024年全市“自管小區”“三無小區”治理工作推進會議上的發言》。
各位領導: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自管小區”“三無小區”治理工作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縣共有“三無小區”*個、“自管小區”*個,占小區總數的*%,存在治理缺主體、環境臟亂差、凝聚力不強等問題。近年來,我縣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以“紅色物業”為引領,通過健全組織、整治環境、倡樹新風等方式,走出了一條“自管小區”“三無小區”精準治理新路子。
一、黨建引領筑牢治理“底子”。一是推進“紅色物業”。創新“縣委主導+街道黨工委統籌+社區黨組織聯辦+公司化運營”模式,同步成立街道“紅色物業”黨委、非營利性社會企業“紅色物業”公司,紅色物業入駐小區成立黨支部,推行支部書記與業委會主任“一肩挑”,逐步實現“自管小區”“三無小區”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目前,已“邀約入駐”小區*個、協管*個。二是實現“五社聯動”。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統籌整合社區力量、公益慈善等資源,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力量等資源作用,構建“一核多元、共建共享”小區治理新格局。三是做實“網格治理”。將“自管小區”“三無小區”納入網格管理,建立網格黨支部,推選政治可靠、責任心強、辦事公道的退休干部、退伍軍人等擔任小區樓棟長、黨員中心戶,有效提升矛盾處理、利益協調、問題化解等工作成效。
二、改建并舉扮靚宜居“面子”。一是改造提升煥新顏。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新建雨污管網*公里,鋪設透水路面約*萬平方米,新增停車位*余個,安裝照明設施*盞,實現小區環境由“舊”到新、樓院由“亂”到“齊”。目前,已改造老舊小區*個,惠及居民*萬戶。二是便民共享暖人心。堅持內外同改,逐步補齊*個小區養老、健身、娛樂等設施短板,打造小區舒適生活圈,有效拓展居民交流空間、活動場所。三是文化賦能作示范。探索將小區原有特色、文化底蘊和歷史印記融入老舊小區改造,以*為試點,因地制宜打造農耕文化壁畫、歷史長廊、老照片墻等,彰顯歷史文化底蘊,讓文化變“亮點”、小區變“景點”。
三、共治共享充實幸福“里子”。一是建立“五星”服務評價體系。建立安全防范、環境衛生、幸福指數、矛盾化解、人員管理等五星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定期評星授牌,保障“紅色物業”服務質量。目前,“紅色物業”入駐小區12345政府熱線等信訪數量同比下降*%,第一批試點小區房價平均上漲*%以上。二是建立“四優”居民自治體系。堅持支部帶優,發揮退休黨員干部余熱,調動居民自治積極性;德治促優,成立道德積分兌換超市,激發居民內生動力;自治激優,規范建立居民公約、議事規則、自治章程等規章制度,打通服務“最后一厘米”;法治護優,邀請法律工作者、協會入駐小區,定期開展法律大講堂。三是建立“1+3+N”治理共同體。發揮“紅色物業”紐帶作用,引導小區黨組織、社區共建單位、“兩新”組織下沉小區參與治理,組建N個“鄰里+”服務隊,設立“紅色物業”公益基金,幫助解決小區困難群體醫療教育等費用,讓“紅色物業”惠及更多群眾。
下一步,我縣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會議精神,分類施策深化“自管小區”“三無小區”精細治理,加快推進“紅色物業”入駐全覆蓋,讓群眾在小區長效治理中唱主角,構建黨建引領小區共建共治格局,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