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人才振興工作典型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人才振興工作典型發言》。
近年來,**縣以鄉村人才強鏈、補鏈、延鏈、固鏈為抓手,深入實施“三雁”工程,全力推進組織資源、干部資源、人才資源向鄉村聚集,傾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擔當有為、群眾公認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充實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一、“頭雁領航”工程建強鄉村振興“主心骨”
充分發揮縣委“一線指揮部”、鄉鎮黨委“前沿作戰部”、村(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齊抓共管”的鄉村振興工作格局。
一是盡銳出戰抓幫扶。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構建職責清晰、分工負責、合力推進的責任體系,制定縣鄉村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清單。深化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縣委常委班子包鄉(鎮)聯村抓點,帶頭研究謀劃、帶頭破解難題、帶頭推進落實。推行縣級領導聯鄉聯村制度,49名縣領導聯系11個鄉鎮152個行政村。擇優選派244名駐村干部、152名第一書記下沉一線助力鄉村振興,運用“智慧黨建”實行“全程網控”。組織4300多名干部職工與11715戶脫貧戶(監測戶)結成幫扶“對子”。
二是強化功能抓選配。精心謀劃推進鄉村兩級換屆,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實績納入換屆考察重要內容,選拔10名“五方面人員”進入鄉鎮領導班子,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本科以上學歷提升至85.21%,平均年齡下降至36.09歲。村(社區)“兩委”成員大專以上學歷占比由16%提高到29%,各類致富能人達60%,平均年齡從48歲下降到42歲。換屆后鄉鎮領導班子、村(社區)“兩委”成員學歷、年齡均實現“一升一降”。同時,建立農村后備干部庫,累計培養儲備農村年輕后備干部736名。
三是充電蓄能抓輪訓。村(社區)“兩委”換屆后,實施黨員干部鄉村振興全員輪訓計劃,舉辦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輪訓班5期,輪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1400余人次,進一步激發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同時,依托智慧黨建平臺,累計培訓黨員干部4萬余人次,進一步提高村(社區)干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的實戰本領。
二、“鴻雁展翅”工程鍛造鄉村振興“生力軍”
堅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機結合,持續強化內部造血功能,積極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一是堅持定點輸送。采取“需求清單+項目清單”服務模式,選派科技特派員172名、黨建指導員185名、農業輔導員165名、鄉村法律顧問169名,實現各類鄉村振興人才在村(社區)全覆蓋。實施“本土人才培育工程”,“訂單式”培養一批“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等實用人才,不斷壯大農村專業人才隊伍。
二是開展定向培養。建立涉農院校與基層聯合培養人才制度,定向培養大專學歷村干部、鄉村基層治理人才、基層農技特崗人員100多人,培訓新型職業農民300多人。舉辦電商從業者、種養能手、經營能人等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12場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000余人,為推進鄉村振興儲備充足人才。
三是優化定制服務。全面落實黨委(黨組)聯點服務專家人才、定期走訪、談心談話制度,每名縣級領導聯系專家人才1名以上,鄉鎮、縣直單位黨委(黨組)班子成員每人聯系專家人才1名以上,組工干部全員聯系,實現專家人才聯系服務全覆蓋。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出臺專技人才晉升職稱政策,推進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等六大重點領域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引導優秀人才向基層流動、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全縣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3300余人,副高以上職稱480余人。同時,舉行首屆“三個十佳人才”表彰大會,表彰“十佳鄉村之星”等一線模范30名,營造出關心人才、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社會氛圍。
三、“歸雁助力”工程厚植鄉村振興“動力源”
…… 此處隱藏69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