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君子慎始而無后憂》,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君子慎始而無后憂》。
【例文】君子慎始而無后憂。唯有戒慎于事情發(fā)生之初,對各種不良思想苗頭和出格行為及時果斷制止,才能避免陷入被動、步入歧途。反之,如果初之不慎,要想之后再謹慎起來,就不會那么容易了,結果可能是“破罐子破摔”“一步錯步步錯”。“轎夫濕鞋”的故事是最好的借鑒,從一開始的“擇地而行”,到最后的“不復顧惜”,轎夫思想和行動上的變化,都源于“一失足”。所以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牢牢守住第一道防線,決不邁出“濕鞋”的“第一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善其后者慎其先》)
【典故】出自宋代蘇洵《上文丞相書》,君子慎始而無后憂。
【釋義】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一開始就小心謹慎,這樣后面就不會有什么憂慮了。
【賞析】“慎始”,是古人修養(yǎng)身心、完善人格的一種自省和防范。《禮記·經解》中說:“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謬以千里。”慎始,是戒慎于事情發(fā)生之初,一經發(fā)現不良思想苗頭和出格行為,便自覺積極地制止,避免誤入歧途。《淮南子》云:“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縱觀歷史上的眾多清官,無不是在小事小節(jié)上克己慎行、防微杜漸,而反觀近年的落馬干部,往往就是從小事小節(jié)“失守”而后逐漸“淪陷”。 事實上,干部違紀違法均是從“第一次”開始而后一步步走向沉淪,可見“第一次”既是缺口,也是關口,守不住“第一次”便容易一而再、再而三,終而一發(fā)不可收。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也是自己。黨員干部應把遵規(guī)守紀作為立身處世之本,作為一種責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決把黨紀國法挺在前面,把道德品質刻在心中,作為“緊箍咒”“護身符”“金鐘罩”。時刻自警自省自律,扣好“第一粒扣子”,任何時候都不抱僥幸心理,不越雷池、不踩紅線、不破底線,好筆桿子網m.x1762.cn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處入手,果斷拒絕“第一次”。
【用法】主要適用于作風建設類、廉政警示類講話,側重強調廉潔自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慎初慎始,從小節(jié)抓起,筑牢思想堤壩。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