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guān)的《【寫材料用典】歸咎于身,刻己自責》,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歸咎于身,刻己自責》。
【例文】修身律己,即以一定的標準和規(guī)范約束自己的言行,是一個人守得住底線、耐得住清貧、經(jīng)得住誘惑、管得住節(jié)操的修為所在。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修身律己的傳統(tǒng),“吾日三省吾身”“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歸咎于身,刻己自責”“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講的都是這個道理。(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律己以服人》)
【典故】出自漢代班固《漢書·杜周傳》,將軍深悼輔政十年,變異不已,故乞骸骨,歸咎于身,刻己自責,至誠動眾,愚知莫不感傷。
【釋義】意思是,主動承擔錯誤,把錯誤歸集自己身上,嚴格要求自己進行自我批評。
【賞析】“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的就是嚴以律己的道理。宋朝陳亮在《謝曾察院啟》一文中寫道:“嚴以律己,出而見之事攻;心乎愛民,動必關(guān)夫治道”,這似乎是“嚴以律己”的最早出處。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唯有“嚴律己”,才能“聚民心”,贏得群眾信任,獲得群眾支持。北宋時期,博州有位州官,在公燭下閱讀上司來信時,發(fā)現(xiàn)信中有關(guān)于家屬的情況,立即換上了自家的蠟燭閱讀,他認為這是私事,不能點官家的蠟燭。古人尚有這般覺悟,何況今之為官者。我們黨是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從誕生之日起,就把嚴以律己作為一條重要標準,對每一個黨員提出要求。從井岡山到延安,從西柏坡到北京,90多年間,我們黨之所以能始終成為國家和民族事業(yè)的堅強領(lǐng)導核心,帶領(lǐng)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shè)、改革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離不開嚴明的紀律和規(guī)矩。進入新時代,黨員干部做到嚴以律己,本質(zhì)在于正確對待個人私欲與黨性原則,關(guān)鍵就在面對各種誘惑時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紀底線、把好私德關(guān)口,以自我革命精神凈化思想、規(guī)范言行。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風廉政建設(shè)講話、警示教育講話及廉政黨課報告,側(cè)重強調(diào)自我革命精神,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