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與其失之過遲,不如失之過早》,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與其失之過遲,不如失之過早》。
【例文】“與其失之過遲,不如失之過早。”在綜合演練中發現的問題越多,發現問題越早,說明演練越有成效,越有利于問題解決。把發現問題當成績,就會主動深挖問題,研究問題,從而自覺以趕路的心態、奮發的狀態,彌補自身能力素質短板。(解放軍報《把問題意識貫穿綜合演練全程》)
【典故】出自《毛澤東選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開始準備的時機問題,一般地來說,與其失之過遲,不如失之過早。因為后者的損失較之前者為小,而其利益,則是有備無患,根本上立于不敗之地。
【釋義】意思是,對于作戰時機來說,如果不能很好地恰當地掌握,同樣是丟失的話,失之過遲不如早點失之。
【賞析】軍之大事,命在于將。治將不善,一敗涂地。指揮員作為部隊的“大腦”和“中樞神經”,其謀略水平、處變能力如何,關乎官兵生命,關乎戰爭勝敗,關乎國家安危。未來戰爭,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指揮員整體素質之間的較量。戰爭只有勝負。而勝利必定是從戰場外、備戰中無數次艱難嘗試和刻骨銘心的失敗經歷中孕育而來,它只垂青于對錯誤和失敗心存敬畏者。訓練場上怕丟丑,戰場上就可能丟命。毛主席是集戰略家、軍事理論家和統帥于一身的戰爭藝術大師,也是世界歷史上少有的經歷沖突類型最多而又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統帥。他平生直接或間接指揮了四百多個堪稱經典的戰役和戰斗,留下了五百多萬字的軍事著作和軍事文電,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以人民戰爭為主體的毛澤東軍事思想體系,對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毛主席用兵如神,關鍵在于他極善于因勢利導將不利轉化為有利,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進入新時代,各級黨員干部要學會運用辯證思維,牢固樹立問題導向,在解決問題中創造新業績。
【用法】主要適用于機關干部大會講話、黨課報告,側重強調問題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強化底線意識,打好主動仗,掌握主動權。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