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行于可行,止于當止》,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行于可行,止于當止》。
【例文】“行于可行,止于當止。”隨著黨規黨紀的不斷完善,制度的籠子越扎越緊,越來越要求黨員干部具備知止的能力。“越規者,規必懲之;逾矩者,矩必匡之。”如果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誘惑,管不住小節,伸了手、濕了鞋,就會受到紀法的懲處。黨員干部應強化紀律意識,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以紀律為準繩,不越雷池、不踩“紅線”、不碰“高壓線”。(中國紀檢監察報《保持清醒 善于知止》)
【典故】出自宋代施宜生《山谷草書》,行所當行止當止,錯亂中間有條理。意溢毫搖手不知,心自書空不書紙。
【釋義】意思是,行動在應當行動的時候,停止在應該停止的時候。原指寫文章,該奮筆揮灑就揮灑,該收束停止就停止,后來用于指做事情應當審時度勢,該做時就做,該停時要停,應當做得恰到好處。
【賞析】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常懷敬畏之心”應該成為一種生命的自覺。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對于一個黨員,紀律是高壓線;對于一個政黨,紀律是生命線。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規矩意識不僅是一種政治覺悟,更是一種現代治理素養。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迫切要求我們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當前,一些干部把守規矩和敢擔當簡單對立起來。有的拿守規矩做“擋箭牌”,該主動不主動,該作為不作為,該亮劍不亮劍,心安理得當“太平官”;有的把敢擔當理解為獨斷專行,“敢”字當頭,心無敬畏,動輒向組織要特權,最后往往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事實上,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是辯證統一的整體,不守規矩的“講擔當”和沒有擔當的“守規矩”都是有害無益的。踏上新征程,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帶頭講規矩、以上率下,更要發揮制度效力,把規矩意識融入強管理、帶隊伍、正風氣、干事業的實踐中去。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黨課報告、警示教育講話,側重強調規矩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嚴守黨的紀律規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