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
【例文】“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中國傳統文化中,頗重“公”“廉”二字。公正是施政之道,是廉潔的追求。做人之道,道德為本;處事之道,公正為先。古人講,“為政之道,莫若至公”“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明人汪天錫在《官箴集要》中這樣寫道:“夫居官守職以公正為先,公則不為私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凡行事涉邪私者,皆由不公正故也。至公至正,雖有邪私,亦不為媚惑矣。”身居官位,忠于職守,應該把公正放在首位,公平就不會被私利所誘惑,正直就不會被奸邪所迷惑。(中國紀檢監察報《以公廉為己任》)
【典故】出自金代元好問《元遺山集》,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
【釋義】意思是,有本事的官吏經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難了。
【賞析】廉潔自律,歷來是中華民族推崇的從政美德和為官的品行操守,“百代興盛依清正,千秋基業仗民心”。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從古至今,既是“能吏”又是“廉吏”的官員很多。武侯祠、韓公祠、范公祠,銘記著諸葛亮、韓愈、范仲淹的本事與本分;都江堰、福壽溝、林公渠,見證著李冰父子、劉彝、林則徐的事功與德功;蘭考的焦桐、大亮山的林場、東山的木麻黃,則訴說著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共產黨人的勤政與廉政。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為人民干了很多大事好事,同時身上干凈得連點灰星都沒有。“德為才之帥,才為德之資。”如果能而守廉,則本事越大社會越受益;如果能而不廉,則本事越大社會越受害。這也是我黨在選拔干部時一直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因。宋代的司馬光曾說:“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在他看來,德才兼備的人,既想做好事、愛做好事,又有能力把好事做好;無德有才的人,既想做壞事、愛做壞事,又有能力做成壞事。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擔當重任。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黨課報告、干部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廉潔自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堅持廉潔底線,做到既干事又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