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農民合作社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農民合作社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今年以來,我縣以全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為契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制度建設為基礎,實施“四法”力促“四提”,推動縣域農民合作社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一、實施“組織推動法”,提升合作社發(fā)展環(huán)境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試點工作專班,統籌協調推進試點工作,多次組織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對試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二是強化政策扶持。制定《關于支持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高質量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各類涉農資金向合作社傾斜,利用“魯擔惠農貸”政策,推出“益農貸”“托管貸”等金融產品,累計發(fā)放貸款2900萬元。
三是建立督導機制。加強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研究破解試點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保障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并將試點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
二、實施“整頓排除法”,提升合作社發(fā)展質量
一是加強清理整頓。在對全縣合作社發(fā)展情況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礎上,通過對被列入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經營異常名錄、在抽查抽檢中發(fā)現異常情形、群眾反映和舉報存在其他問題等合作社進行清理整頓。截止目前,全縣共移出“異常名錄”信息700多條,注銷無實質經營的合作社110多家。
二是實施分類指導。建立**縣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名錄庫,按照經濟條件、經營環(huán)境的不同,將合作社分成五個類別,根據每個類別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差異化提供指導、服務和扶持措施,提高農民合作社規(guī)范發(fā)展水平。
三是堅持示范帶動。制定《**縣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和監(jiān)測辦法(試行)》《**縣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輔導員制度》,開展示范社評定,成立了100余人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輔導員隊伍,對縣級以上示范社開展“一對一”服務,指導全縣合作社規(guī)范運營。
三、實施“四輪驅動法”,提升合作社發(fā)展效益
(一)用好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一是搭建創(chuàng)新平臺。積極與山東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及全國知名專家教授對接,建立了省農科院作物所實驗站、花生優(yōu)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實踐基地、花生種植首席專家李向東教授黨員聯系點。二是探索適宜模式。引進推廣“夏花生起壟覆膜單粒精播栽培”“夏玉米夏花生寬幅間作栽培”等高效栽培模式,實現畝均增收500元以上。三是加快技術應用。聚焦“看得見”,依托綠色高質高效創(chuàng)建項目,在梁村鎮(zhèn)、**鎮(zhèn)建立4個示范基地,引導合作社應用新技術。確保“聽得到”,打造《專家播報》欄目77期、《農技專家當主播》云直播21次,幫助合作社提高生產本領。圍繞“會操作”,組織杜立芝科技服務團隊分包合作社種植基地,累計培訓理事長和技術骨干2000多人次。
(二)用好標準生產驅動。將現有農民合作社以及新注冊的合作社納入縣級農產品監(jiān)管平臺,為15個試驗主體配備速測設備,每批上市農產品都記載了詳細的生產記錄,產品上市前實現批批檢測,合格后方可上市銷售。銷售時附帶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問題可召回,安全有保證。今年以來,已打印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8000余張,開展農產品質量定量檢測200余批次,全部合格,未發(fā)現高毒禁用農藥使用行為,有力的保障了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
…… 此處隱藏84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