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國學”讀書群講讀毛澤東詩詞發言材料匯編》,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國學”讀書群講讀毛澤東詩詞發言材料匯編》。
于偉大轉折處負重豪邁前行
我記憶最深也最喜歡的一首毛澤東詩詞,是《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這首詩詞寫于1935年2月。當時,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隨即,毛澤東率領紅軍北上長征。因受國民黨反動派圍堵,紅軍再次回到婁山關,經過數小時激戰,最終擊潰守敵重占遵義。
作為公認的毛澤東詩詞代表作之一,毛澤東在這首《憶秦娥?婁山關》的上半闋,描繪出婁山關戰役宏大的行軍場面、壓抑的備戰氛圍;下半闋則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不懼千難萬險奮進、前行的大無畏氣概。
與很多人一樣,我喜歡這首詩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自信與豪邁,喜歡“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雄偉與壯闊。而悲壯、勇敢地“從頭越”,是我面對人生重大選擇時常持守的信念與決心。在茲、念茲,再難,也不過是行路漫漫從頭越!
但也與其他人不一樣,我對這首詞記憶深刻還有另外原因。因為長期在xx工作,對這首詩詞,就有著心理、情感上的天然親切、自然親近。
詩詞重點圍繞的婁山關戰役,是在革命關鍵轉折處,為紅軍開始戰略轉移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時是在xx的遵義召開會議,才帶來中國革命偉大的轉折。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重大的歷史轉折點。
另外,500年前,明朝偉大思想家王陽明,曾因得罪大太監劉瑾,被發配到xx龍場。在此,他悟到最大的天理是內心的“良知”,每個人只要遵守“知行合一”就能成為圣人。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的那樣,“王陽明的‘致良知’的‘心學’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王陽明經龍場悟道才創建了“心學”,讓xx由此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轉折地。
到了21世紀,為實現“十三五”時期末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展了偉大的脫貧攻堅戰役。因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貧困任務重,xx成為了主戰場。只有xx脫貧全國才能脫貧,只有xx脫貧攻堅取得勝利,中國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2020年在xx等9個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后,中國脫貧攻堅工程才算全面完成。由此,xx又成為國家實現小康的轉折地,成為我國走向共同富裕的轉折地。
所以,將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的內容,結合到xx所在的三個重要轉折處去看,這首詩于我,就有了更加豐富的內容解讀,有了社會發展、變革深邃的價值,有了地理、文化合一的精神內涵及外延。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也進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再讀“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她喚醒了我們來自心靈深處的精神共鳴。需要堅定中國共產黨領導,需要堅持大團結大聯合,需要最大限度凝聚共同奮斗的力量。需要為中國事業再一次的偉大轉折,哪怕悲壯,也要負重著豪邁前行。
作為一名無黨派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我愿意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負時代,不負韶華;愿意發揮好建言資政、凝聚共識的積極作用;愿意認真學習“四史”去武裝自己,并從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和智慧滋養。直面新的偉大斗爭,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增強思想認同與使命擔當。以“國之大者”的自信、包容、開放姿態,“而今邁步從頭越”!
走好新的長征路
…… 此處隱藏537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