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首長講話稿是怎樣煉成的?》,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首長講話稿是怎樣煉成的?》。
根據機關公文寫作大講堂的計劃安排,今天由我來講頭一課,“怎樣寫好首長講話”。領受這個任務,有兩種心情在折騰我,一種是忐忑,首長講話的好與次好,首長最有發言權,各位部長老把式有發言權,與我并肩戰斗、熬心熬神熬出好東西來的戰友們有發言權,在座的每個同志包括年輕同志??闯W首長講話也有發言權,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個題目不好講;還一種心情是喜悅,寫了20來年的講話,有收獲、有感悟,有磨礪、有教訓,摸爬滾打,酸甜苦辣,能有機會向首長們倒倒苦水,向帶過我的師長們談談想法,向當下年輕而后也必將寫講話、講講話的戰友們說說體會,感到很榮幸,是一件樂事。揣著這樣的心情,誠惶誠恐而又很踏實地坐在了這里,下面,我匯報四個問題。
首長講話,即首長講的話,很重要,好像認識上不成問題。其實不然,我認為這是搞好首長講話的首要問題,是才如泉涌的思想之源,用心投入的情感之基。
先說說對首長講話的認識定位。從淵源上、廣義上來看,首長講話,古今中外都有,古代皇上的圣旨、詔書,外國領導人的講演、致辭,都屬這一類。我們通常所說的首長講話,一般專指首長在官方的各類會議上的正式講話,這里有三個關鍵詞“官方、會議、正式”,換句話說是組織上安排的、大大小小場合上的、代表官方行為的各類講話,首長非官方的私下的交待囑咐等不屬這一類。由此可見,首長講話是多么重要。
(1)首長講話是凝聚意志的宣言書,政治性極強。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除了毫不動搖地堅持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靠首長講話把黨的聲音堅定地、及時地、準確地、有力地傳達下去,統一上下的思想和行動,確保人民軍隊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這方面,首長講話有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長講話無小事,首長講話有政治。講政治,是首長講話的根本要求和第一屬性。
(2)首長講話是千軍萬馬的指揮棒,指令性極強。坐機關時間長了,大家有這樣的體會,就是法規制度是死的,形勢任務是活的。一個時期要關注什么、預防什么,一個領域要有什么新理念、什么新思路,一項工作怎么抓、怎么干,除了依法辦事外,往往要靠首長講,靠首長點。首長講話里有形勢判斷、方針方略、命令指示、思路舉措,從一定意義上說首長講話蘊含著指南針、方法論、金鑰匙。一個好的首長講話就是一個行動綱領,就是一個對建設和工作最強有力的推動。
(3)首長講話是火熱實踐的記錄儀,歷史性極強。毛選四卷讀下來,我黨苦難輝煌的革命歷程就在頭腦里劃出很深的軌跡;鄧選三卷讀下來,我國改革開放的宏偉畫卷就會呈現眼前。一樣的理兒,把歷次黨代表大會的報告讀下來,把一茬一茬首長的講話讀下來,你會感受到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鏗鏘腳步。首長講話的時代性和歷史性是統一的。寫首長講話可不是眼下的活、一時的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寫史,寫人民軍隊歷史航程上的一個一個拐點。
(4)首長講話是領導水平的反光鏡,標志性極強。孔子的偉大,在于一部論語,穿越千年而不朽;毛澤東的偉大,在于鴻篇巨制中閃耀著毛澤東思想光芒;小平的偉大,在于平實談話中蘊含著治黨治國治軍的硬道理。這不得不感慨,人有百年,文章千古。從嚴格意義上說,首長講話是代表組織講的,但每個講話無不折射著首長個人的獨特風格和追求。首長講話是首長政治智慧、戰略眼光、理論修養、人文素養的綜合反映,連著首長的能力、水平,直接關乎首長的形象和權威。一個好的講話足以樹起一位領導,相反,一個不怎么樣的講話也足以讓一個領導失水準、掉身份。日常里有這樣一個標志,如果上下都愿意聽哪位首長的講話,都期待著他的下一篇講話,那么這位首長就已經在官兵心中了,首長的權威就是高的,影響力就是大的,個人魅力就是強的。
再說說對講話起草者的認識定位。我是這樣看的:
(1)寫者是梳理首長思想的人。首長講話是首長意圖的生發,首長目光的遠眺,首長主張的傳播,講話反映的是首長的思想和理念、見識和主意,無論首長寫前向你交待的多或少,寫中與你探討的深或淺,寫后首長改動的大或小,首長講話就是首長的。寫者只是做了一些縷思想的技術活,實現了“話”“人”合一,首長講話的“版權”和“專利”在首長。
(2)寫者是零距離感悟首長智慧的人。每個首長都是一本大書。能有機會直接感受首長高超的政治智慧,獨到的領導風格,豐富的實踐經驗,特殊的語言個性,應該說是三生有幸。
(3)寫者是面對面傾聽首長心聲的人。在與首長進行思想對話、精神溝通的過程中,首長和寫者往往會產生一種超越上下級的戰友情誼,有時縱論天下大事,有時也會談談小事,也會聊聊家常,這是首長的器重、信任和厚愛。
(4)寫者是首長比較關注的人。文品連著人品,寫講話也是在寫人格。寫者的能力、作為,黨性、操守,是吃幾碗干飯的,是什么德性的,最容易被首長看透。如果你經受了鍛煉,得到了認可,你就可能被納入首長關注和培養的視線。
談到這里,認識和定位應很清晰了。首長講話是貫徹黨的聲音的,是指導工作的,是推動歷史的,是彰顯權威的,實在太重要了;起草講話的同志得到首長信任,被委以重任,得以當面聆聽首長的指示和教誨,直接受到傳幫帶,實在太幸福了。我們一定要從管政治管方向、管建設管長遠的高度充分認清首長講話的極端重要性,把首長講話舉過頭頂,對首長多一份敬重,對講話多一份敬畏,全身心地投入,全神貫注地去做。這是政治所在,事業所在,職責所在。只要有了這樣的一個根本態度,這樣的一個積極姿態,就不愁沒有高標準,不愁沒有思想的火花迸發出來,首長講話就不愁寫不好了。如果有一天,首長叫你寫個東西,應有一個這樣的感覺,像走在春天里。
二、要煉字煉句煉思想
領受了首長講話的任務回來,你就多了一份信任和期待,多了一份機遇和挑戰,也多了一份責任和壓力。接下來就是組班子,吹路子,搭架子,爬格子,力爭又好又快地拿出稿子,最好一次通過,首長滿意、部隊滿意、自己也滿意。這“三滿意”,不簡單,不容易。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首長閱人無數、閱事無數、閱講話無數,都有很深的理論素養,好多還是文字大家,一位比一位高明;部隊各級領導文化層次越來越高,眼光越來越高,胃口也越來越高;還有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軟肋在哪兒,寫完了總有些缺憾和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所以,一個材料忙下來,首長滿意就不錯了,部隊也滿意就謝天謝地了,如果加上自己“三滿意”的講話則可稱得上精品了。
文無定法。好講話沒有絕對標準,各有各的成色,各有各的好法,但是,差講話卻往往有一些通病。眼下起草首長講話,比較容易犯的毛病大概有這么幾條。
(1)還是長了,空了,假了。不管什么講話都拉開架子寫,大觀點套中觀點,小觀點下面還有一二三,沒事找事,沒話找話,硬撐著,非搞上十幾二十幾頁才顯水平。這樣的講話,有頁數沒內涵,講者夸夸其談,聽者昏昏欲睡,浪費了紙張,帶壞了作風,自毀了形象。
(2)端著架子,板著臉孔。特別是初學寫講話的同志,總以為首長講話就要有大官的樣子,居高臨下、不茍言笑、指指點點,其實不然,官架子越大離群眾越遠,拿大帽子嚇唬人是不成的。要想講得入腦入心,必須放低身段,有時談談心、聊聊天更抓人。
(3)通篇要要要,“官八股”盛行。現在一些同志寫講話,一個觀點列出來,先引一段領袖的話,接著是一串要、要、要,成了模子,成了套子,不這樣就不會寫了,我管這叫“官八股”。形式主義害死人。如果不破不立,文風話風就死了。
(4)不知誰在彈琴,不知對誰彈琴。寫講話要先看什么會、什么題,誰在講、誰來聽,好好定定位,一定要寫出此情此景,千萬不能不看對象,泛泛而談,漫無邊際,否則,就寫跑了,寫偏了,寫他姥姥家去了。
(5)可講性可聽性差,書面化文章化了。長句子多、復雜句子多,層次碎、觀點碎,生僻的詞多、生造的詞多,專業性術語多、業務性內容雜,不講修辭,不打比方,不通俗不形象,首長講的時候離不開稿子,不敢抬頭,講著很累,聽著費勁。
(6)千人一面,沒有個性。準備了一個講話,不署名字看不出是誰的,名字一換誰都可以講,主官的講話副職可以講、部門領導也可以講,寫成了“通稿”,而不是“專稿”,這個講話就失敗了。
怎樣把一個首長講話寫好呢?沒有什么捷徑,還是古人說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要花大心血,往深處悟,多推敲、多琢磨,煉字煉句,煉主題煉觀點,煉感悟煉思想,特別要調動智慧和積累把“文眼”挑亮,有一處二處三五處,講話就活了,就立起來了。關于如何遣詞造句、結構布局這些事,我認為是雕蟲小技,幾乎搞文字的人都能過關,不需多說,這里有幾點是我寫東西一直追求和主張的。
第一,一針見血,一語道破。首長講話之區別于老百姓街談巷議,在于首長站得高,看得遠,抓得準,談得深。我們不妨看看黨的幾代領袖是怎么講話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發展是硬道理;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當前我國安全的主要威脅來自海上,等等。寫首長講話就要抓特點、抽規律,入木三分,洞察大勢,往本質上說,往要害上捅,往根子上挖。這樣才解渴,這是煉意的核心,也是把講話寫短、寫精、寫成經典的真諦所在。
第二,少講官話,多講兵話。毛主席曾這樣告誡大家,“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睂懯组L講話千萬不能越寫越遠,越寫越玄,越寫越艱澀難懂,還是要放下架子,少打官腔,不能不講官話就不會講話了。只有掏心窩子說話才能直指人心,只有用群眾語言才能更好地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這里面既有個群眾觀點問題,也有個文風話風問題。 第三,分析起來,厚實起來。首長講話的思想性理論性、指導性實踐性、操作性針對性,都由分析而生發,由分析而貼近,由分析而高遠。有的首長是全國全軍的理論大家,帶著我們搞東西,經常提醒沒有理論是走不遠的。某部首長20XX年XX月基層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談了“五個著力解決的問題”,把每個問題分析得淋漓盡致,特別是談到更新和轉變思想觀念時,挑出了“八個誤區、八個觀念”,這個“雙八條”,條分縷析,鞭辟入里,讀來有一種大夢初醒的感覺。寫講話,重在分析,要切形勢,切問題,切情況,尤其要切新機遇新挑戰新考驗,橫著切,豎著切,縱著切,而且要一刀下去切中要害,見到骨頭。大凡講話,無論長短,成在分析,敗在分析。
第四,信息多了,張力大了。空,是首長講話的大忌。講話短而空不好,長而空更不好,不知所云,言之無物,又臭又長,別說寫二三十頁,就是寫上百頁寫一本書照樣不管用。寫講話千萬不能無病呻吟,一定要干貨多,信息量大,每塊都很結實。有的首長既在上級機關當過領導又在部隊帶過兵,主張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特別講究要寫出東西、講出道道。我們還要記著,強調信息量,不等同于撒開寫,恰恰相反,需要收著寫,不能繞出去了,跑出二里地了,還不知你說的啥,寫了幾頁紙,一個事還沒弄清。像蘭州拉面一樣,本來就一疙瘩面團,抻啊抻,抻啊抻,結果又長又細又空,一點勁都沒有,這不行。寫東西要惜字如金,要言不繁,一句就是一句,同時,要信息如海,幾句就是一個事,一段就是一層,一步一景,引人入勝,風光無限,張力無限。
第五,思所未思,講所未講。會議、講話、文電,往往是因應新的形勢新的需求而開、而講、而發的,如果講話了無新意,老生常談,不如不談。部隊反映“五多”,主要是反感陳舊的重復的無用的多。首長講話一定要著眼形勢的新變化、任務的新拓展,提出新理念,發表新主張,拿出新辦法。群眾還是盼新風、盼及時雨的。每年軍委擴大會議后,上下都盼著更快一些更早一些看到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為什么?習主席講話有天下大勢的新判斷,有治軍建軍的新方略,有總攬全局的新考慮,像“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時代課題,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等等,每次都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戰略思想、重大決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時代性、創新性和理論性、指導性高度統一,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了及時有力的戰略指導和根本遵循。領袖的講話是這樣,我們起草首長在全會、政治工作會議和各類專題會議上的講話,也都要本著這樣的精神去寫,除了規律層面的、需要反復強調的東西外,努力向前看,向遠處看,把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分析透,把新思路新措施新考慮講明白。只有是站高慮遠的,與時俱進的,未雨綢繆的,才是管用的,有力量的,有生命力的。
三、要寫出大的氣象
首長講話不好寫,寫好難。為什么?書本上沒有,老師不教。這可能是個重要原因。從古到今,寫詔書寫奏章的大臣高官不去當私塾先生,當先生的又寫不著這玩意兒?,F在,教科書上有小說、散文、詩歌、記敘文、議論文、雜文等的范文和寫法,印象中少有選講話的,即使目前各種首長講話的單行本很多,中學大學老師也不研究也不知道官樣文章怎么寫出來的,更不教也教不了這一塊。
我試著把首長講話分了這樣三個層次或檔次:
(1)基準層次是“說清楚”,就是最起碼的要求,把首長意圖交待清楚,把要說的事交待清楚,把提倡什么反對什么交待清楚,首長過了,會上講了,部隊好理解好貫徹就算可以。
(2)中等層次是“有影響”,就是首長滿意、部隊歡迎、官兵受益,指導了建設,推動了工作,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形成了一定的影響。
(3)高等層次是“上境界”,就是強化了指導,打下了烙印,樹立了范式,講時有震撼,講后留念想,在上下、內外都形成了廣泛的強烈的長久的反響,有點歷史性、標志性、經典性。怎樣才能寫出大的感覺、大的境界、大的氣象呢?多年的實踐說明,根本的一條就是“駕馭”,駕馭事物,駕馭思想,駕馭語言,還有駕馭角色。駕馭不了,功力不夠;駕馭住了,就厲害了。老中醫和小徒弟有什么高下之分?都是望、聞、問、切,都是一堆當歸、蟬蛻等草藥,老中醫這個抓點,那個加點,拿捏得好,熬藥的火候也拿捏得好,就治了大病,小徒弟抓的藥效力就差了點,差在哪兒?差在沒有駕馭好,沒有拿住。大家在寫東西的時候,要學老中醫,凡事要駕馭得住、拿捏得好,既能破門而入又能破門而出,盡量的短點再短點、實點再實點、深點再深點、新點再新點、活點再活點。
…… 此處隱藏344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