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為什么我們這一代體制內年輕人如此艱難?》,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為什么我們這一代體制內年輕人如此艱難?》。
我們這代體制內人士,主要就是近十來年公務員熱升溫以后,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體制內的年輕人,普遍都會有生不逢時的無奈感和今非昔比的落差感。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自己進入體制內,發現和自己想象的感覺,和當初別人說的情況,和體制內過去的狀態完全變樣了。尤其和老一輩體制內人士相比,簡直就是滄海桑田、換了人間。
就像本山大叔的段子,“什么大環境不好?怎么就你走哪兒,哪兒大環境不好?你就是那破環大環境的人?”破不破壞大環境不知道,但是我們走哪兒哪兒不好倒是真的。
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分析,為什么我們這一代體制內年輕人如此艱難?并進一步思考如何應對破解的辦法,想法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分析我們這一代體制內年輕人如此艱難的原因之前,我們可以先反向思考一下,為什么老一輩體制內人士為什么活的比我們好?先反向思考一下,更有利于尋找答案。
其實老一代公務員之所以普遍過得不錯,主要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我們逐一梳理分析。
第一是靠傳承。很多老一輩體制內人士,自己本身原生家庭就很不錯。在當時那個年代,城鄉二元結構比現在要固化得多,能夠成為體制內人士的,很多人本來就是各個地方的“大院子弟”,在原生家庭起點上就非同一般,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各方面條件都是相對不錯的。這和今天考進體制內的年輕公務員,在家庭情況上就有明顯區別。今天考進體制內的年輕人,當然也有不少原生家庭不錯的,但確實大多數人就是普通家庭出身。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是永恒不變的真理,起點條件上的差距,日后會需要更多的付出才能彌補。此種情況就不展開討論,只是因為確實是重要原因,點到為止即可,大家都懂。第二是靠婚姻。老一輩體制內人士當中,確實也有一些寒門子弟,比如農村出身考大學然后分配到機關單位上班的情況。這一類人確實很多,也確實因為自己的努力和時代機遇,實現了知識改變命運的人生進階。但知識改變命運只是第一步,如果只是改變了工作情況,從農村到機關,從農民到干部,不少人也只是到此為止了。考慮到原生家庭環境影響,只是完成這一步跨越的人,很多經濟上還是相對緊張,仕途上也無人引薦,打開局面比較困難。尤其夫妻兩人都是此類情況的話,基本處于政治無優勢,經濟是劣勢的窘境,比起一般老百姓當然是強得多。但在老一輩體制內人士中來說,事業家庭生活各方面總體還是處于劣勢的。當然,你可以說有人個人能力很強,盡管出身一般但非常努力,最后出現逆天改命的個例,但這并非普遍性情況。更何況這種領導,一般作風都比較正派,經濟上還是比不過人家幾代人積累。身邊人真的很難說沾了多少光。這里就看出婚姻的重要性了,就是依靠婚姻助力更上層樓的老一輩體制內人士其實不少。畢竟當年中上層洗牌騰出了大量位置,國家多年沒有大學生,這類人在婚戀市場是非常占優勢的,不少人也借此改變了命運,實現了雙方資源的優勢互補,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實現了更進一步。第三是靠機遇。這里的機遇主要是體制內行業的時代機遇,以及國家發展的時代機遇。正所謂,一個人的命運,既要看個人的奮斗,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體制內行業機遇,主要是中國地方經濟高速發展以后帶來的地方財力增加,加上監管相對寬松,由此帶來的各類名目的津補貼收入,以及單位分房等各種福利。當然,這種行業機遇也是不均等的。少數強勢部門吃到了大多數此類紅利,給人一種所有公務員都如此的錯覺,其實也有很多清水衙門只是喝了口湯,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多好處。此類機遇一直持續到八項規定開始,各類從嚴管理制度不斷強化。加上中國經濟高增長結束,未來政府帶頭過苦日子緊日子,基本上行業紅利結束。包括所謂時代機遇,就是城市化進程帶來的資產價格上漲,房地產增值,不管是單位分房還是購買商品房,當年的體制內人士都是直接受益者。現在隨著城市化進程結束和人口老齡化,時代機遇也同樣宣告結束。所以我們總結回顧一下,靠傳承、靠婚姻、靠機遇。為什么沒有說靠讀書?因為讀書是一個門票,讀書好一是提高下限,二是增加成功概率。但是能不能真正把握住婚姻、行業和時代的機會,從而達到更高的上限,很大程度還是要靠自己。這其中真正實現人生躍遷階層提升的,是第二類和第三類。尤其是不少人是第二類第三類合體。屬于個人有天賦加努力,通過讀書離開農村后,繼續乘勢而上,在個人婚姻上魚躍龍門,事業上更進一步,以及社會機遇上充分把握,這樣多重疊加的人,絕對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其實即便到了現在,成功的基本套路也是沒有變的,就是靠傳承,靠婚姻,靠社會機遇,當然還有讀書獲得的一張門票。只是當年由于人才奇缺,知識改變命運的權重被無限放大。目前隨著時代發展,知識的作用正在不斷弱化,但無論如何都不會退出。我相信這個規律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若干年內同樣如此。但現在的形勢是,想靠傳承,權力無法世襲,只有金錢可以傳承,社會階層向上流動空間太小,向下滑落倒是非常簡單。想靠婚姻,婚戀市場早已告別人類高質量青年資源稀缺時代,買賣雙方信息均已充分公開且透明,不論是誰都難有太多溢價空間。大家都想往上找,那誰會愿意向下兼容呢?大量剩男剩女待價而沽,形勢實在不容樂觀。想靠時代機遇,隨著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的落幕,社會機遇減少,蛋糕增量沒了,想吃的比過去更多,難度可謂空前。體制內各類紅利已成為永遠的歷史,可以說體制內也在經歷“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未來內卷化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未來我們該怎么辦?第一,面對時代變化,放低心理預期。高增長時代結束,留給大家的空間自然就小。上一代人的很多普遍性規律和現象,到今天已經完全不適用了,我們只能放低預期。尤其是在體制內,過去很多部門和干部的強勢,本質上是落后時代的產物。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進步,體制內相對于體制外各方面優勢的不斷弱化,總之是時代進步的必然,只是很不幸我們這代人暫時成為了代價。對此我們不說什么格局胸懷,不說什么“一家人哭勝于一路人哭”之類的大話,但起碼對于時代變化趨勢我們要心里有底,不管是共同富裕,還是共克時艱,本質都要涉及利益再分配。既然選擇進來了就要有心理準備,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不滿意可以另謀出路,組織絕對好走不送。第二,存量博弈時代,要以穩為主。這種穩,首先是心態要穩,體制內工作,比的的長跑耐力,比的是長線表現,穩定壓倒一切,沒必要太在乎短期得失,尤其不要去搞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非常手段,過去可能是常態的,未來可能就不太好使了。此外,這種穩是戰略穩,人生戰場包括方方面面,不僅僅只有事業,還有婚姻家庭生活子女教育身體健康方方面面,沒必要在某一個方面孤注一擲,要盡可能均衡發展穩住各方面。現在不是一心搞事業,事業上來了其他矛盾迎刃而解的時代,現在是事業歸事業,事業上再成功,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失敗那還是失敗,沒有人給你兜底保障了,所以還是穩定壓倒一切,自求多福吧。第三,要在大時代里去找機會。我們這一代人進體制,體制已經就是一份工作了,而不是類似“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更不是“世襲罔替”的特權,大的機會還是要向時代去找,尤其好好想想,如何合理合法的賺錢,找到未來時代發展方向,向增量領域要蛋糕,才是最佳選擇。中國前二十多年最大的機會在城市化,老一輩公務員當中,其實大多數人的差距主要來自于單位的分房次數,以及個人購買商品房的次數。甚至不夸張的說,我們去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涉案金額特別大的腐敗分子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身陷囹圄的“蒼蠅”,其實一看涉案金額,還沒有當地一兩套商品房的錢多。這就是時代的力量,過去的城市化和房地產業發展,改變了國家的面貌,也改變了中國人的財富格局,深深影響了每個人的身價。體制內外,都莫不如此。那些腐敗分子想要錢,整日辛辛苦苦蠅營狗茍擔驚受怕以身試法,其實遠不如把握時代機遇紅利來的輕松,來的容易,來得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為什么我們這一代體制內年輕人如此艱難?.docx》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