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廉政教育黨課: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扎實推進廉潔文化建設》,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廉政教育黨課: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扎實推進廉潔文化建設》。
同志們:
剛才,大家觀看了專題片《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以直觀的形式,接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腐敗是社會毒瘤,是影響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國家長治久安的致命風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帶頭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這一重要論述,充分表明我們黨把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充分彰顯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在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的基礎性作用,為我們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緊緊抓住“不想腐”這個根本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借此機會,我上一堂廉政專題黨課。希望大家能夠進一步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的意識和能力。
一、深刻理解廉潔文化內(nèi)涵
廉潔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中華文明五千載,清廉文化貫古今。古人曰:“廉者,政之本也。”《周禮》中記載了當時考核官吏的“六廉”標準,即“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體現(xiàn)了以重視為政者業(yè)務能力與品德修養(yǎng)為雙重特征的傳統(tǒng)廉政思想。歐陽修的《廉恥說》提出,“廉恥,士君子之大節(jié)”,意思是說,清廉是為官者必備的政治品格。中國傳統(tǒng)廉政文化所蘊含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具有濃厚的歷史傳承性,更成為我們黨建設廉政文化的價值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廉潔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廉潔文化的組成內(nèi)容:“用革命文化淬煉公而忘私、甘于奉獻的高尚品格”“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quán)的文化土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chuàng)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沒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底蘊和滋養(yǎng),信仰信念就難以深沉而執(zhí)著。建設新時代廉潔文化,既需要從中華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汲取崇德尚廉的文化精華,也需要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傳承廉潔為民的紅色基因,從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發(fā)揚廉榮貪恥的價值觀念,使廉潔成為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的立身之基、為政之本。
二、夯實勤政廉潔思想基礎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不想”是根本。扭住這個根本,靠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靠提高黨性覺悟,靠涵養(yǎng)廉潔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修養(yǎng)是干部綜合素質(zhì)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現(xiàn)實生活中少數(shù)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思想根基不牢,抵制腐敗思想自覺不強,甚至走上違紀違法道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政治定力、沒有拒腐防變定力。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chǎn)黨人政治本色”。信仰信念信心是最好的防腐劑,是打不垮的鋼鐵長城。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修好對黨忠誠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嚴于律己的品德,把人民賦予的權(quán)力用來造福于人民,對標對表加強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學廉思廉踐廉,正確處理公和私、義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樂的關系。
三、認清腐敗新形勢、新花樣
…… 此處隱藏252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