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堅持問題導向 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堅持問題導向 推動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同志們:
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體現,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其中一條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問題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做到目光所至看到問題、耳聽范圍想到問題、所思所想直面問題、所作所為解決問題。我理解,有沒有看到問題,反映的是立場問題;會不會想到問題,反映的是方法問題;敢不敢面對問題,反映的是擔當問題;去不去解決問題,反映的是行動問題。這四句話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的思路辦法,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貫通、層層遞進的有機整體,為指導我們破解難題、做好工作、推動發展提供了操作手冊。
一、堅持問題導向,必須站穩人民立場,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做到目光所至看到問題
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這個立場最本質的特征,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站穩人民立場,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才會“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在工作中主動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根基。
目光要向下。無論時代怎么進步、資訊怎么發達,下基層這個發現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都不能丟。群眾心里想什么?基層工作還有哪些困難?光靠坐在辦公室聽匯報、看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我們在人民城市建設過程中,通過行走蕪湖,深入老舊小區、城市公園、重點項目現場,發現了一批在上面不易看到甚至意想不到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受到市民群眾廣泛好評。事實證明,只有把身子從會議室凳子上挪開來,把步子從辦公室邁出去,多到基層一線走走看看,特別是到群眾意見大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才能真正把問題找準找實。
目光要敏銳。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這就要求我們對人民群眾要懷著深厚感情,把群眾當成親人一樣對待,把群眾的事當成家事一樣來辦,提高“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時刻把握群眾的思想脈搏和情緒動態,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深刻剖析近年來的各類信訪積案,多數都是由于對群眾的初信初訪無動于衷,對小訴求小問題不管不問、任由發展,結果小拖大、大拖炸,變成“骨頭案”“釘子案”。這警示我們,如果對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目光遲鈍、麻木不仁,對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視而不見、熟視無睹,最終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目光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龐大系統,對于妨礙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短板問題、底板問題,我們必須聚焦用力、久久為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到地方考察都要看脫貧、問脫貧、抓脫貧,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直接深入貧困戶家中看真貧、扶真貧,直接聽取貧困地區干部群眾意見,不斷完善脫貧思路和脫貧舉措,形成了精準扶貧方略,引領全黨全國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精準扶貧方略的提出,就是一個深入觀察、深入調研、深入思考的過程。我們要自覺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對于事關民生的重大問題要目光聚焦、持續跟進,通過望聞問切找到解鎖的金鑰匙。
二、堅持問題導向,必須發揚民主作風,廣泛傾聽各方意見,始終做到耳聽范圍想到問題
…… 此處隱藏224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