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人才振興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人才振興工作匯報》。
近年來,**深刻把握“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重要內涵,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突破口,把壯大鄉土人才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支撐和關鍵抓手,緊抓引、用、培、育等環節,全方位激活鄉土人才,賦能鄉村振興戰略。
一、廣招外才聚合力。引進對象上緊扣需求,面對鄉村振興職能部門專業技術人才青黃不接、人才斷層的現實問題,對各單位緊缺人才需求全面摸底,分別建立人才需求數據庫并逐年動態更新,建立了一套鄉村振興人才需求預警機制,在每年人才引進指標安排上對涉農單位重點傾斜、優先安排。今年事業單位“四海攬才”長沙專場中,安排涉農崗位17個,占整個招聘崗位的60%。引進程序上暢通渠道,率先在全市實行借編引進、縮短試用期、免筆試入圍、發放人才津貼、兌現住房補助、享受免費旅游等引才綠色通道和人才政策,5年來引進各類鄉村振興專業技術人才80人。引進層次上高標對齊,突出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人才引進標準,著力引進一支高素質、高層次人才隊伍。今年將事業單位人才引進最低報考條件設置為“雙一流”本科或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29個崗位吸引122名符合條件考生報名,有效提高人才基礎質量。
二、調動內才激活力。搭臺子,公開選任一批具有本縣戶籍、30歲以下、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高校畢業生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探索出一個“3年后備干部鍛煉+3年支部書記任職+5年解決鄉鎮事業編制支部書記任職”的鄉村治理人才培育新模式,釋放“平才平用”實效。截至目前,第一批24人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隊伍中,全日制本科生7人,3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4人擔任支部副書記,2名同志選為鎮黨代表,1人選為市人大代表。公開選派30名具有副高或有影響力的中級職稱的技術人才與鄉村振興示范村重點村的特色產業、合作社“技術結對”,開展專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為鄉村產業發展添技術、為人才成長選良田。給位子,對已引進的鄉村振興專業技術人才堅持高看一等,厚愛一尺,讓人才享受組織部門和用人單位雙重管理、單列考核、推薦進入領導班子等用才管才待遇。現已有30余名引進人才培養為單位中層,2名進入單位領導班子。獎票子,定期開展全縣各類優秀人才評選表彰活動,設置鄉村名師、名醫、手工藝人、文化藝術等專項獎,從各個層次評選優秀鄉土人才,對獲獎對象發放獎金1萬元,頒發縣委縣政府榮譽證書。
三、定培專才增實力。突出抓好各類鄉村振興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提升人才實力。依托定向培養,連續5年定向培養鄉村教師、醫護、農技和水利等基層專技人才2272人,逐年補充到各鄉鎮事業站所、學校(教學點)、鎮村衛生院(室)等,擴充鄉村振興行業專業人才力量。通過“訂單”培養,大力支持縣職業技術學校與縣域優勢產業、企業聯合辦學,開設食品加工工藝、鄉村旅游服務與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等特色“訂單”班5批次,招收、儲備、輸送基層技能人才300余名。借助農民大學生培養,與縣電大合作開展“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工作,享受縣鄉財政補貼70%學費的政策,近5年培養電子商務、鄉鎮企業管理、農村行政管理等方面村干部、農村黨員和致富帶頭人1573名。
四、借力育才挖潛力。充分發揮省市專家力量,著力用好“科技特派員”政策,借力省市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和縣鄉村振興職能部門柔性合作的縣外專家教授人才力量,建立鄉村振興百名專家人才服務團,以技術幫扶、項目支持、人才培養等形式,與村(社區)、企業、合作社、特色行業等結成聯系幫扶對子,通過專家集中培訓、線上線下教學、農民跟班學習、拜師學藝等方式,帶教輔導本地農民技能提升,培養本土鄉村人才2000余名,涌現了一大批具有真本領的“田專家”“土能手”。充分發揮寓外鄉賢力量,**近2萬人的寓外鄉友,涌現出一批心系家鄉人才發展的高級知識份子,把他們在外立身立業的專長與家鄉迫切需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直播授課、會議講座、回鄉開辦公益工作室等方式,教育和引導家鄉孩子廣懷理想、努力學習,引導家鄉青少年成長成才,助力家鄉人才發展,點亮“青勝于藍”明燈。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