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鎮黨委發展村集體經濟典型經驗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鎮黨委發展村集體經濟典型經驗材料》。
近年來,**鎮始終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秉承“建強一批村班子、制定一個好規劃,找準一條好路子,壯大一批村集體,造富一方老百姓”思路,鼓勵和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產業發展壯大、資金入股分紅、土地流轉承租、集體資產發包等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2023年,村均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1萬元,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一、聚焦“三大舉措”,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關鍵
一是嚴格標準“選”。利用“換屆”契機,堅持“三個一批”,從原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中留任一批,從“兩委”成員中提任一批,從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創業能手中回引一批,選優配強“致富帶頭人”隊伍。換屆后“兩委”成員大專以上學歷42人,較換屆前提高31.3%,平均年齡下降10.2歲。
二是多措并舉“育”。貫徹落實“導師幫帶制”,11名黨政領導與16名村主干結成師徒對子。創辦鄉鎮基層黨校,采取“1+4”辦學模式,設立1個理論課堂和4個現場教學點,邀請湖南農業大學、縣農業局等農技專家,采取“課堂+現場”模式,將實踐學習融入“田間地頭”,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的能力。
三是從嚴從實“管”。實行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的制度,定期考核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指標,將考核結果與獎懲任免、績效待遇掛鉤,2023年依據考核結果評定基本稱職主干2人。深入開展換屆“回頭看”,對村“兩委”逐一剖析“畫像”,提醒談話10人次,營造出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三大板塊”,抓好“產業支撐”這個根本
一是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烤煙產業是**鎮傳統農業支柱產業,完善基礎設施,投入250萬元新建烤房17座、防滲加固烤房181座。開展技術培訓,定期邀請專業技術員現場指導烤煙種植,強化煙農種植技能,提高煙葉產量和質量。做實“五個到戶”,組織941名黨員干部與7188戶農戶結成聯戶對子,深入田間地頭宣傳烤煙優惠補助政策,積極協調做好土地流轉、灌溉用水、貸款融資需求。2023年發展烤煙4300畝,預計可實現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5萬余元。
二是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積極引進能人發展特色產業,投資1000萬元在文江村建設**鎮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業、休閑采摘業,每年為文江村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1萬余元。推進花椒種植產業,鼓勵麻石村支村“兩委”牽頭成立花椒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以部分扶貧資金及村集體結余資金計42萬余元作為啟動資金,流轉土地300畝打造麻石村花椒產業示范基地,帶動29戶130余人實現就業增收,經營性收入達20余萬元。
三是積極融入園區配套產業。圍繞“背靠園區、立足園區、服務園區”三個定位,主動融入園區建設,做活園區文章。采取“企業+黨總支+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大力發展蔬菜、草皮、葡萄、西瓜、魚、蛙種養業,為園區企業提供必需的農產品服務,實現產業同頻共振。
三、強化“三大保障”,抓實“內生動力”這個核心
一是注重規劃引領保障。布局“三路三江三大產業”。即沿馬棗公路發展4300畝烤煙種植基地;沿106國道、以麻石江為中心,依托慧科、九怡春生態園發展1500畝采摘休閑農業;沿馬湖公路、以文江為中心發展蔬菜種植基地2000畝,以東沖、月嶺為中心發展3400畝油茶基地。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格局,村均年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1萬余元。
…… 此處隱藏18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