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關于鄉村振興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關于鄉村振興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調研報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边@為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涉農區域的必然趨勢。
一、我區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優勢及現狀
1.通達的交通區位。我區位于京、津兩大直轄市的中心點,是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核心區和橋頭堡。有京津塘、京滬、津保等6條高速公路和京山、京九、津薊等鐵路穿境而過,已建成全域“九橫九縱”路網體系。周邊100公里范圍內有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和河北省部分城市;500公里范圍內有包括濟南、石家莊等省會城市在內的11座百萬級人口以上的城市,區位和交通資源優勢顯著。
2.深厚的文化資源。我區是我市見于文獻記載的最早建置縣,距今2100多年歷史。歷史上,我區因地緣優勢和運河漕運而富庶興盛,區內古城、古鎮、古村、古寺、古漕運碼頭等歷史遺跡星羅棋布,南北漕運、商貿、武術、書法、飲食、民俗、宗教、農耕等多方面、多層次的人文資源豐富多彩。源遠流長、富庶繁榮的發展歷史以及京杭大運河帶來的南北文化交融,共同積淀和造就了我區濃郁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形成了我區多姿多彩、開放包容的文化特色。悠久的農耕文化,源遠流長的漕運文化,繁華盛世的商貿文化,多彩豐富的民俗文化,獨具魅力的書畫文化,以及后來的紅色文化,為促進我區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升級奠定了基礎。
3.豐富的旅游資源。我區旅游資源豐富,永定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4A級南湖自然生態景區、萬畝津北森林公園及大黃堡濕地等多個自然保護區與李大人莊特色農旅村落、天民田園農業科技示范園、漫森活農場等諸多農旅特色產業園區相互串聯,形成了以“民俗旅游、休閑采摘、生態觀光、旅游康養”為主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體系。全區休閑農業聚集村落31個、農家樂98家、休閑農莊15個、休閑家園46個,年接待達550萬人次,休閑農業年經營收入達14億元。同時以佛羅倫薩小鎮、創意米蘭、V1汽車世界高端消費和車文化體驗為主題的“新商圈”發展迅速,平均每年吸引游客達700萬人次左右,年銷售收入達到40億元以上。
二、我區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問題與不足
1.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足。我區文化資源深厚,2021年公布的不可移動文物164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可移動文物藏品2000余件。但是2022年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包括曲藝、游藝與雜技、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等49項都沒有形成旅游產業,歷史文化資源利用相對不足。
2.旅游產業缺少文化元素。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缺乏文化內涵的旅游項目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區旅游資源較豐富,但未形成品牌效應以及整體化賞游體系,在建設旅游項目時并未結合本土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缺少文化元素。例如,大運河2000米以內共有農業園區18處,其中包括種植類農業園3處、養殖類農業園4處、觀光類農業園11處,另有綜合公園7處、景點8處,都沒有形成帶有文化元素的旅游項目。
3.旅游產業的鏈條相對較短。旅游產業包括食、住、行、游、娛、購多樣化體驗,但是目前我區旅游產業的鏈條相對較短,產品比較單一,很多旅游產品是層次較為低端的資源性產品。比如,佛羅倫薩小鎮以休閑購物為主,農業生態園以休閑采摘為主,南湖景區以觀光、娛樂為主,單一的形式難以留住游客進行二次消費。
…… 此處隱藏75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