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省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同志們: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以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能力為基礎,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以推動職普融通為關鍵,以科教融匯為新方向”。提升關鍵辦學能力的要求,將改革重心轉向產教融合,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為學生多樣化、多途徑成長提供了遵循。這里,我談幾點淺見,以供大家參考。
要以提升高職院校關鍵辦學能力為基礎。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辦學能力”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切實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這既是高職院校的辦學使命,也是它們能力的體現。但是“關鍵辦學能力”這個概念究竟意味著什么?這需要從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兩個維度來厘清。從辦學方向來說,關鍵辦學能力是看高職院校的辦學是否緊密貼合實體經濟的發展訴求。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做強實體經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高職教育為實體經濟發展賦能,必須要形成職教與產業深度互動的新格局。從目前來看,高職教育應優先在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專業領域著力,這既是當前國民經濟的發展熱點,也是高職教育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辦學優勢的場域。從培養目標來說,“關鍵辦學能力”則取決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能否順應時代“新”變化。高職教育是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新業態有巨大的崗位創造能力,在拉動就業方面有積極作用。高職院校應積極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主動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勞動力,推動青年群體高質量就業。這既是高職教育靈活性、可調整性特點的充分表現,更是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始終與社會需求保持一致的能力證明。
要以科教融匯激發高職教育新動能。科技自立自強不僅需要大量高水平研究型人才,更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支撐,把先進的技術設備轉化為生產力。科教融匯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抓手,是以融合匯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主動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科教融匯,從字面意義上來講,是科學技術和教育教學的融合貫通。就高職教育而言,就是將科技力量融入技能成才育人模式,培育具有科學技術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推進科教融匯,要求高職教育努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加強產業鏈、創新鏈與人才鏈、教育鏈有效對接,主動融入科研鏈,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中試車間”,破解“科技產業兩張皮”問題,推動科技創新、催化科技成果轉化,在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有力支撐作用。科教融匯意味著“科學技術+職業教育”的發展新模式,這一創新性的表述是對高職教育更高的要求和期待。高職教育不能只是為企業提供一般性的勞動力,而是要以科技創新為導向,培養更多能為產業升級和產品創新賦能的高技能人才,在解決關鍵“卡脖子”問題上,貢獻高職教育力量。所以,高職院校要主動為現代職教體系建設大膽嘗試、勇毅探索,把科技、教育與產業發展更加緊密地聯合起來。科教融匯落實到高職院校具體的行動中,必須找準“科”與“教”的契合點,探索科教融匯實施路徑,為創新型國家建設服務。高職教育要遵循職業教育辦學規律、育人規律,堅持類型定位,深入推進科教融匯,將科技創新融入課堂教學、實習實訓、社會服務,在學校合作辦學、育人成效、體制機制上樹立科研導向,讓教師“做科研”,學生“學科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再次明確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要切實把準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方向路徑,完善體系框架,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發言完畢,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