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市社科理論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市社科理論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同志們: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是運用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思考問題得出的結論,具有理論本源性、歷史主體性、發展系統性和實踐客觀性。只有從源頭上把握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下面,我談幾點淺見,以供同志們參考。
一、從理論的本源性看
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關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理論的創新發展,同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而形成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和工作方法。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馬克思生態自然觀的核心,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源頭。只有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上升到辯證唯物史觀基本原理中去理解,才能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更明晰的認識。一是關于“自然界是先在的和歷史的自然界”的觀點,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然界先于人類而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生產生活是以自然界為基礎、為前提,每個人都是自然界的產物,人們的生存一直都離不開自然界,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我們都不能將自己凌駕于自然之上,而是應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自然,像保護自己眼睛一樣保護自然。二是“自然界是相互聯系和變化發展的自然界”的觀點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自然界不是存在著,而是生成著、消逝著、循環著,是遵循規律并相互轉化,是不斷發展的過程。面對生生不已的大自然,要堅持以不變應萬變,堅持生態優先,始終保持對大自然的呵護態度,善待大自然,感恩大自然的饋贈,在全社會、全領域、全過程倡導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三是“用辯證思維認識自然界”的觀點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生活富裕、生產發展、生態良好。自然界的一切歸根到底是辯證的而不是形而上學的發生的,唯物辯證的自然觀,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指南。人因自然而生,無限索取只能一時痛快。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必須統籌經濟、社會、環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四是“實踐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動”的觀點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實踐活動是認識自然界并改造創新自然界,讓自然界更適應人類活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然生態平衡一旦被打破,必將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堅持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堅持胸懷天下,用大國責任和大國擔當,共建繁榮、發展、清潔、美麗世界。
二、從認識的主體性看
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僅是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問題,也是政治立場和根本態度問題。站在什么樣的立場看待人與自然,認識人與自然,就會用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人與自然。站在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的立場上,才能堅定自覺地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 此處隱藏124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