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某區林業生態和林下經濟建設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某區林業生態和林下經濟建設情況匯報》。
**市**區位于**東南部,地處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龍江中游,為**市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全區轄36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650個村、50個社區,總人口5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8.39萬人。全區幅員面積4683平方公里,折合702萬畝,有耕地200.2萬畝(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面積96.7萬畝),人均4.1畝。林業用地337.7萬畝,其中:有林地 172.1萬畝,未成林造林地8.9萬畝,疏林地17.14萬畝,灌木林地93.32萬畝,宜林荒山荒坡46.24萬畝,森林覆蓋率30.01%,總體呈“七山二林一分田”特點。
一、林業生態和林下經濟建設現狀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對林業生態建設和林下經濟發展高度重視,堅持走“生態立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把林業生態建設和林下經濟發展作為帶動全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來抓,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與生態文明建設、產業發展有機結合。積極開展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林下經濟等重點工程建設,使全區的森林資源得到了持續增長,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截止目前,全區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64.7萬畝,其中:退耕地還林37.02萬畝,荒山造林25.78萬畝,封山育林1.9萬畝;完成“天保” 管護面積136.91萬畝,封山育林工程3.38萬畝,人工造林0.3萬畝;完成公益林保護面積61.43萬畝,大力推動以全民義務植樹為主生態林工程建設,自2000年以來完成義務植樹2500萬株,保存株樹1500萬株,折合造林面積5萬余畝,形成了以市區南北兩山、姚寨風景區為主的市區綠化美化工程;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及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涉林項目,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28萬畝,薪炭林5.96萬畝,經濟林后續產業13.1萬畝;結合生態文明長廊建設,完成國省道干線綠化工程210公里,鄉村公路綠化106公里。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28.4%增加到30.01%。同時圍繞生態林建設,帶動促進了特色產業的發展,截止2016年底全區累計發展特色經濟林面積達194萬畝,其中:花椒100萬畝、核桃56萬畝、油橄欖38萬畝;特色經濟林產業產量達到61060噸,實現綜合產值40.62億元,農民人均經濟林純收入達到3000元,其中:花椒產量2000噸、產值24億元,油橄欖產量25820噸、綜合產值達到12億元,核桃產量15240噸、產值4.62億元。累計發展林下經濟30.05萬畝,實現總產值18900萬元。其中:發展林果種植22.1萬畝(包括退耕還林),實現產值7500萬元;林藥種植2.6萬畝,實現產值3000萬元;林菌種植1.29萬畝,實現產值1150萬元;種苗花卉種植0.36萬畝,實現產值2750萬元;其他種植3.7萬畝,實現產值830萬元;發展林禽養殖 17.8萬只,產值1440 萬元;林畜養殖 2.625萬頭,實現產值830萬元;林蜂養殖 0.08萬箱,產值 28 萬元;特種養殖 3.35萬只,產值 182 萬元;以松子、山野菜為主的林產品采集加工7.3萬畝,產值 540 萬元;利用森林景觀、興辦農家樂,實現生態旅游收入650萬元。建成家庭林場6個;林業專業合作社33個,參會農戶達到7100戶;實現林地流轉86492畝;累計林權抵押貸款49999.5萬元,抵押余額33458萬元。全區逐步形成了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林果產業和林下經濟相輔發展格局。
…… 此處隱藏329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