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城市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典型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城市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典型交流材料》。
為進一步推進城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我縣聚焦建強組織筑堡壘,立足做優社區、做活治理,把支部建在小區上,將黨的工作觸角延伸到小區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打造社區治理新名片。
一、抓好組織建設,織密體系補缺位。在積極發揮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摸清居民小區黨員底數,建立完善社區黨員名冊,走訪小區72個,黨員2721人,采取自建和聯建相結合的方式成立小區黨支部,組織同一棟樓或相鄰棟樓無職黨員、流動黨員、退休黨員等建立樓棟黨小組,首批成立小區黨支部10個,樓棟黨小組36個。同時選配10名“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熱情”的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從退休老黨員中選配協調能力強的黨員志愿者132名,擔任黨員樓棟長,構建起小區黨支部領導下的居民小區治理體系,逐步形成“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樓棟長”的小區黨建治理新格局,打通了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實現了“黨員在身邊、服務零距離”。
二、健全工作機制,精細管理添活力。一是匯聚多方治理力量。由小區黨支部牽頭,規范組建小區業委會、業主監督委員會和物業服務公司,成立小區事務聽評會、小區共建理事會、小區老人協會等小區群眾組織,聯合包保小區機關事業單位,共議共商小區建設、治理,探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二是健全民主議事制度。在小區大門口、公示欄等設置“居民意見箱”,公開黨支部成員聯系方式,建立“黨群服務微信群”,多渠道、全天候收集居民生活意見和建議,定期召開“鄰里議事會”,邀請居民代表交流討論,共同商議、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不斷提升居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三是制定服務評價機制。建立“周通報、月評比、年考核”制度,針對支部黨員日常為民服務表現情況,通過支部點評、黨員互評、居民參評的方式,結合黨員民主評議結果,對小區支部先進黨員進行評比獎勵,切實提升黨員服務群眾積極性,激發干事活力。
三、整合社區力量,服務群眾暖人心。織密小區黨支部“服務圈”,圍繞服務隊伍、服務陣地、服務活動三大方面,積極打造服務型黨組織,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效能。一是組建專業志愿服務隊伍。立足小區支部黨員專業特點,成立志愿服務先鋒隊,全面仔細排查小區內孤寡老人,重病居民、殘疾人士等特殊群體,建立困難群眾臺賬,健全結對幫扶機制,目前,一對一開展愛心幫扶300余次。疫情期間,小區支部黨員聯合下沉的縣直機關黨員組建10支黨員突擊隊,嚴守卡點、敲門問戶、摸排人員、宣傳政策,開展志愿服務500余人次,有力筑牢小區居民健康屏障。二是打造志愿服務陣地。依托小區支部活動場所,設立愛心超市、“黨員驛站”、小區調解室等,組織黨員帶頭參與小區文明創建、糾紛調解等工作,同時依托活動陣地,開展“紅色小板凳”宣講活動,定期邀請老黨員講紅色故事,拉進鄰里距離。三是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支部黨員開展專業代辦、黨員代跑、志愿幫辦等服務活動,定期組織“居民說事”,幫助小區居民解決停車難、供暖難、保潔難等實際問題500多個,真正將關愛送到家門口,以實際行動贏得居民認可,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