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農業“土專家”培育工作情況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農業“土專家”培育工作情況匯報》。
近年來,我縣結合鄉村振興人才實際需求,加大農業科技教育,不斷提高農村鄉土人才科技文化水平,推動形成人才匯聚、產業興旺、百姓富裕的鄉村發展新局面。
一是堅持示范引領,定向培育增效應。緊扣鄉村振興需求,開展鄉土人才大摸排,通過實地走訪、座談調研、甄選推薦等方式,排查梳理全縣農業“土專家”信息,建成747人的鄉土人才庫。其中,定向培育藍莓產業157人、蔬菜產業162人、水稻產業30人、生豬產業271人,其他方面127人。遴選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種養水平高、責任心強的600名“土專家”,結合縣域主導農業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定向培育,作為農業示范引領帶頭人,帶動群眾種植藍莓2.9萬畝、菊花1000畝、鋅硒米2萬畝,蔬菜12.62萬畝。2021年,**縣宣威鎮咸寧村村民蒙世昌被國家農業農村部授予首批全國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稱號。
二是優選專技人才,入戶指導全覆蓋。整合南京農業大學、省選派科技特派團、縣內農技服務技術資源力量,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服務,解決群眾、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春耕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建立“農民帶動農民”模式,遴選技術水平高、帶動力強、群眾認可的16名“土專家”,定期到田間地頭、養殖棚舍現場開講“專業課”、進行技術指導。目前,全縣已整合26名南京農業大學幫扶力量、5名省選派科技特派團成員、52名縣鄉農技服務技術人員及16名“土專家”技術資源,采取“包村聯戶”等方式開展春耕生產指導,實現指導種植戶、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全覆蓋,全面助力全縣2022年春播秋收18.9萬畝糧食播種面積任務高質量完成。
三是把牢需求導向,分類培訓提素質。聚焦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發展人才需求,通過考察、座談、問卷等方式廣泛開展調研,深入了解農業“土專家”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制定相應培訓計劃。以南京農業大學、貴州大學“2+1”幫扶平臺為支撐,以縣委黨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為培訓基地,以20個主要壩區和農業示范園為實訓基地,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三轉”改革(平臺公司向實體化轉型、合作社向公司管理模式轉型、普通農民向職業農民轉型)為契機,圍繞藍莓、蔬菜、水稻和生豬養殖等特色產業分類開展線上線下培訓。2022年以來,全縣共開展線上培訓11次,培訓群眾、土專家、新型農民經營主體等6000人次。目前,全縣共培育藍莓產業化工人達3600余人,其中藍莓產業職業農民6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