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縣委書記人才工作匯報提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縣委書記人才工作匯報提綱》。
近年來,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立足縣域資源稟賦,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持續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著力構建以產業集聚人才、以人才支撐產業發展的新格局,為高水平建設人才強省貢獻**力量。
一、健全體制機制,釋放人才集聚效應。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做到黨愛人才、黨興人才、黨聚人才。一是優化人才工作架構。提檔升級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的“雙組長”制,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才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動、同考核。 深化“一部門一清單”“一部門一品牌”創建,有力推動人才工作育新機、開新局。 人才工作成績多年保持全市前列,4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二是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持續開展以“百名專家**行”“百家企業院校行”“百名博士企業行”為主要內容的“三百三行”系列人才活動,實施科技創新“五庫十院”培育計劃,構建了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再到重點解決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的閉環式合作體系。三是完善人才選拔體系。從2012年開始,逐步構建形成“1+5”人才梯次化選育體系,實施“般陽英才計劃”和五類優秀人才選拔。 目前,累計儲備區級人才371人,自主申報入選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88人,其中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專家5人,省泰山系列人才19人。
二、勇于創新實踐,打造人才工作品牌。一是探索構建“五位一體”柔性引才模式,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理念,從問診、筑巢、平臺、項目、服務五個方面入手,吸引外地人才與區內企業開展柔性合作、創新創業。 相關做法榮獲“第三屆全國人才工作優秀創新案例獎”。二是創新實施“思想引領、政治信任、貼心服務、榮譽表彰”四大工程,定期組織政治學習、聯誼交流、專題研修,舉辦高層次人才學習考察活動,實行高層次人才發展黨員名額單列,52名人才當選新一屆區級以上“兩代表一委員”,市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入選者黨員占比達61.2%。相關做法榮獲“全市組織工作創新成果獎”和“第四屆全國人才工作優秀創新案例獎”。
三、推進精準服務,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近年來,主動適應人才對服務需求結構的轉變,把突出解決人才服務“關鍵小事”作為“頭等大事”,不斷提升人才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一方面,持續深化三個“一對一”跟蹤服務體系。每名區領導“一對一”掛包聯系2—3名高層次人才,定期走訪慰問,幫助解決問題,目前已連續開展10年。組建“人才工作服務團”,深入企業“一對一”提供精細化服務,為全區60余名高層次人才“一對一”配備保健醫生。另一方面,探索信息化服務。實行“政策找人、無形認證、免申即享”,自2019年以來,先后發放重點人才工程入選者扶持資金1177萬元、高校畢業生各類補貼6848萬元,實現受益對象零填表、零申報、零跑腿。
下一步,我區將聚力打好“人才倍增,科技創新”戰役,堅持制度創新、精準賦能,加快推動濟淄同城化科創大走廊先行區建設,構建以省縣域科技創新“高交會”、科技創新**論壇和科創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創新體系;組建人才科技發展集團,創新“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優質項目”的引才育才模式,聚力打造“三百三行”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升級版,全面提升人才招引、培育和使用水平,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物流樞紐基地,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