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匯報》。
近年來,我市堅持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作為平安建設和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扎實有序推進,特別是中央提出繼承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后,市縣區積極探索創新試點,不斷完善有機銜接、協調聯動、高效便捷的化解機制,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糾紛解決在訴前,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水平明確提升。“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四級七天”等矛盾糾紛調處法,為全市、全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制機制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做法。
一、抓陣地建設,搭建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新平臺。借鑒和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將綜治中心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對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建設的規模、打造標準、功能定位、人員配備、運行模式等提出具體要求和建設標準。至目前,市縣(區)鄉村四級綜治中心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綜治中心建設的全鏈條矛調中心同時成型,為群眾提供一站式、精細化、動態化服務管理,在維護穩定、化解矛盾、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抓運行管理,提升矛調中心實戰化運行質效。依托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建設,按照“一站式服務、一攬子解決”的工作思路,積極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集中設置群眾訴求服務窗口,開門接待群眾來訪,形成窗口集中接待、分級轉辦、集中化解、跟蹤督辦落實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模式,打造信訪矛盾糾紛集中受理調處化解新平臺,提升矛盾糾紛化解合力。今年以來,全市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074件,化解3013件,化解率為98%,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目標,徹底扭轉了各類案件只增不減的局面,一批影響社會穩定的信訪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化解。
三、抓制度落實,助推矛調中心規范化運行。全面落實首問負責制度、協作配合制度、工作例會制度、情況報告制度、應急聯動制度、網格化管理制度、督查督辦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等相關制度,確保各級矛調中心嚴格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實現調解工作制度化運行、高效化服務,為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重點工作聯動、治安突出問題聯治、服務管理聯抓、基層平安聯創等工作有效落實提供了制度支撐。
四、抓法治引領,提高綜治工作法制化水平。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群眾反映問題,對涉訴涉法的信訪案件優先導入法定途徑辦理,明確律師現場開展法律咨詢、答疑釋法,形成了“人民調解+司法確認+律師參與”的模式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積極探索“訴前調解+律師參與+司法確認”矛盾糾紛調解模式,主動與法院協調對接,綜合應用“三分流七支撐”實踐成果,有效化解訴前調解案件。今年1至3月,市縣區兩級法院共向綜治中心分流案件4248件,調解成功率為62.77%;向審前調解中心分流案件1970件,調解成功率為56.92%;向專業化審判團隊分流案件6353件,結案3293件,結案率為51.83%。
五、抓機制創新,加快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一是矛調中心建設以點帶面。**縣健全完善“112188”多元化解組織體系和“行調、訪調、訴調、檢調、聯調”對接工作機制,在全市率先建設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充分發揮“兩個分中心一個調委會和八個分調委”職能作用,聯合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矛盾糾紛調處工作。目前,矛調中心建設已納入全市“三中心一網格”建設統籌推進、全面投入使用。二是“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深入推廣應用。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賦予綜治中心“矛盾聯調”功能,實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制度,統籌調度各職能部門力量,采取“大調解”聯調模式現場調處矛盾糾紛,有效疏導群眾負面情緒,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已成為全市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建設的旗艦做法。三是基層解紛做法成果豐碩。**區法院深入挖掘“楓橋經驗”精髓,積極探索“三治”融合路徑,實施“三次分流”、強化“七個支撐”改革,破解了案多人少的突出難題,實現了辦案效率、辦案質量、辦案效果“三提高”的目標。**縣創新推行矛盾糾紛“四級七天”調解工作法,融合運用“情理法訴”“一庭三所聯動+”等多元解紛模式,切實將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