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醫療保障服務改革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醫療保障服務改革工作匯報》。
今年以來,**縣以全面提升參保群眾辦事體驗為切入點,全力打造“**醫保在線”為民服務品牌,縱深推進醫療保障服務領域改革。相關經驗做法被新華社高管信息等多家主流媒體宣傳推介。
一、創新平臺載體。一是建立“一站式”服務平臺。重新規劃醫療保障服務專區,開設**醫保熱線經辦服務中心,開通“惠民保”專項業務窗口,實現全部醫保業務“一站式”辦結,讓參保企業群眾“進一扇門,辦更多事”。二是健全“信息化”服務網絡。建成綜合性“網上辦事服務大廳”,開通“**醫保+”微信公眾號,設置醫保掌上服務小程序,與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無縫銜接,實現40項業務“掌上辦、網上辦”。目前,“**醫保+”關注量達2.5萬,辦結業務4500余件。三是打造“全科式”服務隊伍。健全“AB角”“首問負責”“循環坐班”等制度,建立全方位考評機制,定期開展“同臺競技”“閉卷考試”等評比活動,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評估體系,提升服務人員綜合技能水平。
二、靈活服務方式。一是實行“淺易式”服務。堅持傳統方式與智能服務相結合,針對“銀發族”、困難群眾等群體“數字鴻溝”問題,增設熱線數量和服務項目,實現一個電話辦理多項業務,今年以來,受理電話1.9萬個,辦結業務1.3萬件。開通公眾號手動服務功能,通過簡單發送關鍵詞、圖片即可迅速傳達辦事需求,提升醫保適老化服務水平。二是開展“零延時”服務。探索“清單管理”模式,將服務事項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拆分優化,對申報材料、辦理時限再壓縮,“一次辦好”流程再造精簡壓縮率達50%以上。如,將醫療救助辦理時限由月結變為即時辦理,結合“視頻辦”“不見面”服務,大幅降低資金劃撥時長,全面破解醫保服務程序繁、報銷慢、體驗差等難點問題。三是推行“延時+預約+異地”服務。針對企業群眾“上班時間沒空辦事、下班時間沒處辦事”,創新推行工作日延時、公休日預約“5+2”服務;健全跨區域醫療服務協作機制,推進“異地通辦”,實現異地就醫備案、參保增減員等業務“不跑腿”線上即時辦結。今年以來,已為150余家企業提供預約服務,線上24小時不打烊服務3萬余人次,異地就醫備案4200余人次。
三、優化監管格局。一是重點領域監管“智能化”。高標準建設“醫保智能監控”系統,把規范定點醫療機構醫保行為納入重點監管領域,實現全區3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全覆蓋,有效降低醫療行業風險。二是經辦環節監管“信用化”。以群眾辦成事為出發點,將信用概念引入辦事環節,全程記錄來電、來信、線上資料,通過數據比對、智能監控、事中印證、事后查驗等方式,實現以參保對象信用監督規范醫保辦事程序。三是服務質量監管“評價化”。新建滿意度回訪中心,開展服務“好差評”評價,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多方位評價體系。今年以來,全量回訪辦事群體1.5萬人次,收集意見建議320余條,群眾滿意度達9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