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基層治理典型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基層治理典型材料》。
今年以來,我縣以“四亮創建”為總抓手,以提升基層治理為重點,堅持黨建引領,健全四大體系,夯實基層基礎,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一、健全組織體系,筑強基層治理“主心骨”。發揮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點面結合的組織體系,通過黨組織“一子落”,實現基層治理“滿盤活”。一是組織架構縱向到底。建立縣級領導聯鄉、鄉鎮班子成員聯村、黨員干部聯組的聯鄉包村工作機制,壓實縣鄉村三個層級基層治理責任。全縣31名縣級領導定期深入14個鄉鎮村(社區)走訪調研,指導鄉鎮解決治理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二是結對聯建橫向到邊。持續開展“兩結對三互比一聯創”活動,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退休黨員到小區“三報到”制度,將黨組織和骨干力量用在基層治理最前沿。全縣39個機關事業單位與43個集體經濟薄弱村,38個機關事業單位與19個城市社區結對聯創,做到組織聯建、黨員聯動、條例聯學、資源聯用、治理聯抓。三是網格管理聚焦到點。建立健全“村(社區)黨總支部(黨支部)一級網格——自然村(黨支部)二級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三級網格——黨員骨干戶——群眾聯系戶”黨建網格化組織體系。按照“網中定格、格上定人、人上定責”三定模式,劃分責任區,落實責任點,細化任務清單,壓實工作職責。全縣劃分一級網格203個、二級網格1240個、三級網格2860個,每個黨員骨干戶聯系5-10戶農戶,引導鄉村黨員干部下沉到網格開展工作,確保網格治理無縫隙對接。
二、健全制度體系,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機制,不斷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一是優化善治機制。結合民情實際,創造性推進基層治理“136”工程,即完善一個村規民約,建好三支隊伍,開展無非正常上訪、無治安刑事案件、無安全環保事故、無訴訟、無違法建設、無逾期貸款“六無創建”,全縣各鄉鎮、村社區創建參與率、達標率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成效穩步向好。**村、**村分別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二是深化自治機制。堅持科學界定群眾自治領域,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全縣203個村社區因地制宜修訂完善各具特色、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明確獎懲措施和標準,通過軟引導、硬約束,推動村民規范自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今年5月,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重點推介**村培優培強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民分戶考評積分管理等工作成果。三是完善共治機制。全面健全村黨組織、村民議事會、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四位一體”工作機構,積極推行“黨支部+協會”“黨小組+屋場”等治理模式,形成“支部抓協會、協會帶群眾”的良性互動機制。**村堅持黨建引領,挖掘紅色資源,采取“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集體占股、群眾參與、利益共享”的產業發展模式,打造長征5D沉浸式體驗館“紅色城堡”項目,修復重建何長工故居,帶領村民致富,共建共享發展和治理成果。
…… 此處隱藏110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